以美好生活共筑美好未来
2024年07月17日 14:4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7月17日第2935期 作者:本报记者 查建国 陈炼

  7月12日,由同济大学、国际价值与哲学研究会共同主办,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单位承办的“全球视野下的美好生活”国际研讨会在沪举行。与会学者围绕美好生活的理论意蕴、价值旨趣和实践路径等议题作了交流探讨。

  彰显建设人类美好生活深刻意蕴

  与会学者认为,实现全人类共同发展以及个体自由全面发展,本身就包含着对美好生活的期许,具体表现为通过不断的实践活动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增强社会制度的公平与正义,保障人民群众的民主与自由。

  追求美好生活是人类亘古不变的愿景,需要人类共同劳动来实现。同济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方平表示,在全球化视野中,人类是创造美好生活的主体,也是社会生产实践主体。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推进科学生产与创造美好生活的有机融合,运用科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推动社会整体进步,促使人类启慧增智,聚力创造个体与社会、民族与国家双赢的生活方式。

  全人类共同价值体现了深刻的美好生活意蕴。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永贵提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是中国共产党人着眼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而提出的具有重大原创性的话语体系。坦桑尼亚圣奥古斯丁大学教授查尔斯·雨果·基蒂马表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可以保障每个国家和民族都能够拥有自己的尊严。国际合作必须建立在共同的标准之上,在国际交往中表现为对安全、和平、发展等基本价值理念的遵循,通过协商来共享文化价值,实现美好生活。

  实践探索为美好未来描绘路线图

  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有自身独特的表达。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徐蓉认为,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需要我们走出一条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相结合的美好生活新路径。例如,上海在“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引领下,推进了城市更新的探索。黄浦区宝兴里的旧区改造、杨浦滨江从“工业锈带”到“生活秀带”的改造等项目,不仅改善了居民生活环境、营造了以人为本的城市生活与休闲空间,也开拓了城市文化的新氛围,彰显了城市文明新格局,充分体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一发展思想。

  美好生活实践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高度吻合,充分体现出我国在战略层面上对人民现实期盼的顶层设计与制度回应。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项久雨认为,一方面,从自发到自觉是美好生活的理论表达,走向理论自觉状态的生活形式构成了一种多向度的生存状态,直接指向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实现人的价值奠定了坚实基础;另一方面,从时间到空间是美好生活的历史表达,中国社会的历史性实践展现出独特的智慧方案与世界意义。

  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郝宇青表示,中国创造美好生活的实践场域在基层,要不断优化基层治理体系,强化基层治理能力,打造便民、利民的服务平台,从而在基层实践中推动实现美好生活。中国创造美好生活的实践领域在民生,要不断优化公共服务体系、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等措施,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的举措,从而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当然,美好生活的中国实践在造福中国人民的同时,也为全球治理提供了有益借鉴。上海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公龙提出,全球视野关注全人类发展和整个世界的前途,要构筑更好的生活形式,就要实现国际社会的和平发展、国家间的和睦相处。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