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调查山东沿海遗址资源
2024年02月06日 11:0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2月6日第2831期 作者:记者张清俐

  本报讯(记者张清俐)1月25日,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主办的山东省涉水文化遗产考古研究工作汇报会在济南举行。据悉,2023年在山东沿海的港市遗址和明清海防遗址等领域的主动性考古项目中,该中心取得一系列新进展。

  山东沿海蕴藏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大量遗迹,如位于东营市垦利区的海北遗址自2006年被发现以来,出土的大量陶瓷器遗物展现出重要的学术价值。2023年垦利海北遗址考古持续推进,清理发现了3处重要遗迹,包括宋金时期的道路一条,明代的犁沟和农田各一处;出土各类陶瓷40余件,包括瓷碗、瓷壶、陶盆和铜钱等。这些陶瓷器分别属于磁州窑、淄博窑、定窑、湖田窑以及福建地区窑口。考古学者认为,这些遗存的发现进一步明确了海北遗址的年代是从北宋晚期一直延续到明代。此次发掘为理解遗址内涵提供了新的视角,有助于推动山东沿海港口市镇类遗址的研究,并为山东地区“海上丝绸之路”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此外,围绕明清海防遗址的考古调查、发现与研究,一直是山东沿海考古的重要工作。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承担国家重点文物保护资金项目“山东明清海防遗址调查”,不久前完成的《山东明清海防遗址调查报告》登录了山东海防遗址556处,系统汇集了都司、营、卫、所、巡检司、寨/屯、墩、堡、炮台等调查发现的各个类型海防遗址,其中新发现登录文物点354处。据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主任高明奎介绍,调查发现,明清海防遗址既有片区分布,又有线性布局,既有以面向海洋防御为主的设计,也有面向陆地腹地的基础依托。城址的设置、布局、筑城技术,墩、堡的设置与建筑技术,军寨与农屯的结合转化等,彰显出了高超的军事、政治管理能力和科技水平。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