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明海英)11月4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两个结合’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理论研讨会在华中农业大学举行。
“两个结合”深刻揭示了我们党过去为什么成功、未来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根本所在。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左亚文表示,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同时也是创新的过程。“结合本身就是创新”,结合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结合的实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报刊社编审储峰表示,新时代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要深入研究结合的内在机理和经验规律,深刻把握结合的时代境遇和时代价值,深入探究结合的机制和有效路径,在回应和解答中国之需和时代之问中,从理论创新、文化发展、文明演进等多个维度认识和推进“第二个结合”。
“两个结合”是基于历史经验,运用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符合实践需要的原创性理论。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秦在东表示,“两个结合”是根源于历史发展逻辑得出的规律性认知。因而,对“两个结合”进行理论解读,要回到它诞生的语境及其背后深刻的社会历史内涵中,寻找话语形成的历史逻辑。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岳奎表示,“两个结合”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一方面,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及其发展提供了生生不息的文化滋养;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再造与重生。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项久雨表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现代性”体现在它以人民为中心,是实践理性推动创造的文明;其“文明性”体现在它是中华文明、社会主义文明、现代文明三种文明要素融汇成的有机体;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民族性”必须思考其“本土性”或“中国性”;其“历史性”体现为历史连续性、历史继承性、历史创造性。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