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筑牢人民幸福之基
2023年08月04日 07:5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8月4日第2706期 作者:本报记者 张清俐 张杰

  民生系着民心,是党执政之本、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源。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以一系列重大政策举措惠民生、纾民困、解民忧,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庄严地宣告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以中国式现代化为纲领,对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进一步作出系统的战略部署,为不断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而持续奋斗。本期“强国复兴大家谈”专栏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张翼、南京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林闽钢、山东大学生活质量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邢占军共同探讨新时代增进民生福祉的学理要义,将改善民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内涵研究引向深入。
  中国式现代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中国社会科学报》: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我们党同人民群众始终保持血肉联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每一个历史时期尽一切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走出了一条民生救国、民生立国、民生富国到党的十八大以来民生强国之路。
  张翼:是的,对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视贯穿了中国共产党百余年来的奋斗征程。新时代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在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同时,迅速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使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探索表明,只有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落脚点,我们才能在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中稳中求进、不断进取,完成党提出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唯有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置于为民谋福利的核心位置,我们才能与群众建立起鱼水般的密切关系,为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奠定雄厚群众基础。
  《中国社会科学报》:今天,如何理解增进民生福祉对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林闽钢: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中国将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发展阶段。面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发展阶段是全面回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新阶段。在新发展阶段,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呈现个性化、多样化、升级化等新趋势。增进民生福祉就是顺应这些趋势,一方面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积极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分配差距,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另一方面,在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等方面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在发展中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中国社会科学报》: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对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体现在哪些方面?
  张翼: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已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农业基础还不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生态环保任重道远,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会治理还有弱项。发展不平衡,主要是各区域各领域各方面存在失衡现象,制约了整体发展水平的提升;发展不充分,主要是我国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发展任务仍然很重。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坚持系统观念,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高质量发展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质量发展对新时代增进民生福祉提供了怎样的实践指引?
  张翼:新时代增进民生福祉,就是要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要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自觉主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问题,使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富裕,也不是同等富裕,而是一个在长期的历史过程逐步达到的目标。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通过共同奋斗把“蛋糕”做大做好,然后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正确处理增长和分配之间的关系,把“蛋糕”切好分好。要着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推动更多低收入人群迈入中等收入群体行列。要破除妨碍劳动力、人才流动的体制机制弊端,使人人都有通过勤奋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
  林闽钢: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坚持以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促进质量变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目标为导向来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一方面,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突出补短板、解难题、兜底线,聚焦老百姓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提高公共服务可及性和均等化水平;加快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另一方面,在新发展阶段,立足长远规划发展,系统研究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的新趋势和实现路径,统筹规划发展措施,把发展成果不断转化为生活品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民生领域取得显著成效
  《中国社会科学报》: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增进民生福祉领域取得了哪些显著成效?
  张翼:2021年,中国有史以来彻底消除了农村绝对贫困,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完成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面对经济社会长期积累的矛盾和国内外形势变化产生的一系列新矛盾,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新举措,为我国的长期稳定、安全发展和人民幸福奠定了坚实基础。现在,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已增长到78.2岁。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的16500元增加到2022年的36883元,城镇新增就业年均达到1300万人以上。经过长期持之以恒的努力,中国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和医疗卫生体系,教育普及水平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基本养老保险覆盖10.5亿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左右。新时代十年,改造棚户区住房4200多万套,改造农村危房2400多万户。城市、镇和乡村的人均住房面积分别达到36.52平方米、42.29平方米和46.8平方米。城乡居民住房条件明显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我们祖国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林闽钢: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增进民生福祉领域产生的显著成效,突出体现在:一是历史性消除了绝对贫困,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在此基础上,全面衔接乡村振兴战略,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二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入快车道,推进社会保障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发展,制度改革取得重要突破,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奠定了坚实基础。三是全生命周期的健康保障更加有力。作为衡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综合性指标,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总体上居于中高收入国家前列。四是社会长期稳定,人民安居乐业。通过不断加强社会治理、形成良好社会秩序,社会安定有序。
  各地在民生保障的各个方面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如在社会救助领域中探索主动发现机制,通过开展对低收入人口的动态监测,及时发现困难群众,推动社会救助由“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并采取“物质+服务”救助方式,推进从生存型救助向发展型救助的转变。如智慧化养老服务的发展,信息技术催生了我国传统养老服务体系与信息技术的融合,通过构建信息化平台来聚集人、物、信息及服务,综合利用政府、社区、医疗机构、医护人员等资源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将养老服务由传统的人工化向智能化转变,提高养老服务的便捷性和准确性,及时、有效地满足老年人的多样性养老需求。
  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中国社会科学报》: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如何落实党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部署?
  张翼: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报告专门论述了如何“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为持续推进“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民生建设指明了方向。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未来还应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要适应人民群众需求变化,努力办好各项民生事业,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活过得好不好,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要从人民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反复出现的问题出发,拿出更多改革创新举措,把就业、教育、医疗、社保、住房、养老、食品安全、生态环境、社会治安等问题一个一个解决好,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这就要求我们着力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领域精准施策,在乡村振兴中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兜住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底线,加大普惠性人力资本投入,完善养老和医疗保障体系,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林闽钢: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单列成章,内容丰富,包括完善分配制度、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等方面,为今后一个时期做好民生工作作出了新部署,为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指明了新方向,为实现人民美好生活描绘了新图景。民生为国之大计,收入是民生之源,就业是民生之本,社保是民生之依,健康是民生之基。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完善分配制度、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四个方面对进一步增进民生福祉作出重要部署。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是改善民生、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条件。从劳动者来说,就业使劳动者取得报酬,获得生活来源,实现人生价值;从国家来说,就业问题的解决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稳定。社保是人民生存和发展的依托,社保作为调节社会分配的一项基本制度,事关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是经济发展的“推进器”,是维护社会安定的“稳定器”。健康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
  《中国社会科学报》:党的二十大对增进民生福祉提出一系列具体的目标和要求,对今后的民生工作具有怎样的指导性意义?
  邢占军:党的二十大关于增进民生福祉的总体目标更加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要锚定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聚焦让人民幸福这个“国之大者”,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让人民生活更幸福、更美好。一是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教育、医疗、公共卫生、就业、养老、住房、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提升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二是完善就业支持体系,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消除影响平等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和就业歧视,使人人都有通过勤奋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三是完善国民健康政策发展,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等。
  林闽钢:党的二十大在完善分配制度中,提出要“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有助于形成更合理有效的分配制度,报告首次提出“规范财富积累机制”,是对增强财富分配公平性,缩小财富分配差距提出的新举措。在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中,提出要“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统筹城乡就业政策体系”“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等举措,这些举措抓住了稳就业的关键,将有力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使人人有机会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发展,实现致富。在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中,提出了“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其中“安全规范”是对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出安全规范的新要求,体现了底线意识、长远眼光,将进一步促进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中,报告首次提出“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等举措,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切实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更好地保障人民健康。
  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
  《中国社会科学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是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抓手。伴随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我国成功探索出适合国情、民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其历史意义与实践价值是什么?
  林闽钢: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的实践创新是基于国情的历史选择。第一,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引入是改革和开放的结果,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第二,从建设起步阶段,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就同西方国家所建立的社会保障制度有着本质区别,即中国建立的社会保障制度必须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这是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根本道路和方向。
  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绝对贫困问题过程中,党的十九大提出到本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的新目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35 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我国进入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发展阶段,扎实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目标和政策核心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作出科学概括,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勾画出在新征程中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美好蓝图。中国式现代化对社会保障制度是一次更大的历史性发展机遇,并具有转折性意义。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社会保障制度根植到更广阔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架构之中,为社会保障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创新空间和多种可能。
  《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具有怎样的特点?
  林闽钢:第一,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现代化国家的标配,高质量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社会保障与共同富裕在价值理念和政策实践等方面具有高度一致性。社会保障制度通过实现社会财富再分配,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普通劳动者,缩小收入差距,推动人人共享,助推全体人民走向共同富裕。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是中国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之一,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已进入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阶段,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必须坚持在党的统一领导下把握社会保障各个方面之间、社会保障领域和其他相关领域之间改革的联系,提高统筹谋划和协调推进能力,把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优势进一步转化为治理效能。在这个意义上,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伴随中国现代化进程不断丰富发展,也更具有自我发展的生命力。
  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质量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现为三个重要标志:第一,社会保障制度摆脱边缘地位,进入国家推进共同富裕政策体系的中心,成为国家整体性治理的重器。第二,社会保障制度形成较强的自适应能力,充分发挥协调作用。第三,社会保障制度主动选择多目标集成,实现多目标的协同发展。
  哲学社会科学应回答重大民生之问
  《中国社会科学报》:新时代十年来,学界对党和国家社会建设、民生保障等领域的新理念、新举措、新成效,开展了哪些有代表性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邢占军: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验与成就,特别是对民生福祉领域的研究,学界主要聚焦于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脱贫攻坚与贫困阻断机制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学界对脱贫攻坚的中国模式展开了系统研究,尤其是针对精准扶贫主题,包括精准扶贫的内涵特征、实践困境、现实挑战与路径优化、技术治理、项目实践等。此外,关于贫困阻断机制、相对贫困治理以及其他贫困主题的研究成为学界重点关注的领域。
  二是乡村振兴研究。学界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的价值定位、理论探讨、机理阐释与实现路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以及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助推机制及路径等展开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形成了大量高水平研究成果。
  三是与增进民生福祉相关的社会保障与社会政策研究,体现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方面。尤其是养老服务、医疗保障和弱势群体的福利服务研究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话题。
  四是慈善事业与第三次分配研究。通过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手段的调节力度,完善第三次分配调节机制,提高精准性、合理性、有效性,缩小收入差距,为共同富裕奠定基础。同时,学界对慈善事业的思想基础、价值定位、路径选择,以及慈善组织发展、慈善法治建设、慈善监管等议题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
  《中国社会科学报》:党的二十大报告针对增进民生福祉的具体部署,亟须学界开展哪些重大课题研究?
  林闽钢: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如何在高质量发展中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我认为有以下四个迫切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一是在高质量发展中,如何不断推进以人民为中心的民生保障制度建设;二是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如何在解决大国民生保障遇到的挑战的同时,不断提高社会保障的治理效能;三是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以高质量社会保障制度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四是今天我们站在中国式现代化新起点上,如何发挥我国历史和文化的优势来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
  邢占军: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与增进民生福祉,以下重要领域中的课题亟须关注和深化研究:一是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研究,包括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脉络与理论阐释,内涵特质与实践逻辑,其他民生建设领域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研究等。二是关于共同富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重点关注共同富裕的思想渊源、理论内涵、战略目标、实践路径、指标体系构建、测度方法、配套政策体系等。三是关于社会保障高质量发展研究,关注社会保障的互助共济功能,进一步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关注数字时代社会保障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更加聚焦社会保障领域的公平、统一原则,体现在项目设置、保障待遇、筹资规则和服务标准等方面。四是关于生育支持政策研究。在人口出生率持续走低与人口老龄化日益严峻的背景下,需要重点关注生育支持政策的理论逻辑、现实挑战、生育支持政策的国际经验借鉴与本土政策体系构建等议题。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