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陈凤仙) 3月9日,由《中国社会科学》编辑部与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共同主办的“以平衡发展促进内需 实现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上海召开,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中国经济不平衡发展面临的瓶颈、挑战和重点任务进行了深入研讨。
调整政策,促进消费。复旦大学教授万广华认为,过去十年我国主要依靠财政转移支付解决贫困问题,而当下要拉动内需,消除城乡分割,从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陈斌开研究了税费政策对农村不平等的影响,发现取消村级提留和乡镇统筹费用改善了收入分配。因此建议在当前财政分权背景下,中央财政应统筹安排再分配政策以降低收入不平等。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易行健认为,我国的城镇化尚以“迁移”过程为主,市民化进程的滞后加剧了农业转移人口的储蓄动机,进而制约着农业转移人口及其农村家庭成员的消费增长,建议各地区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南京财经大学教授杨继军研究了养老金体系改革对中国经济动态效率的影响,认为现收现付制向部分积累制转轨对储蓄生成了显著的“挤入效应”,助长了资本过度积累的基础,加剧了中国经济的动态无效率。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陆铭认为,人口密度通过影响家庭服务业消费支出进而影响服务业发展,城市人口密度下降和劳动力流动障碍导致中国服务业占比偏低约3个百分点。复旦大学教授章元从商品多样性的角度解释为什么大城市的居民消费率较高,提出城市规模对商品多样性有显著正向提升作用,而商品多样性水平的提高能显著增加城镇居民的消费率,从而降低大城市居民的家庭储蓄率。上海财经大学教授汪伟从高校收费改革角度解释城镇家庭储蓄率U型之谜,认为大学的费用支出造成了居民储蓄率的波动,建议完善助学贷款体系,让更多的家庭能够将大学毕业后的高消费平滑至早期,从而促进总体消费增长。
深化供给侧改革,化解金融风险。吉林大学教授孙巍认为,投资和产能配置的市场机制存在诱导投资过度进入和产能退出刚性并存的特征,市场不具有有效的“去产能”的自我修正机制。因此,以过剩产能治理为主要任务之一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非常必要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黄阳华详细阐述了中国高铁行业的发展路径,试图从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寻找中国高铁的技术赶超经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韩立岩通过论证地方债发展与风险管控的平衡策略,建议在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前提下发展地方债,以促进经济的平稳可持续增长。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