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昕:《流浪地球》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从影片海外热映看对外文化传播
2019年03月14日 08:4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3月14日第1652期 作者:杨昕

  近期,中国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地影院上映,在海外引发了一波不小的观影热潮,创下近年来华语电影在海外市场的最佳成绩。可以说,《流浪地球》已成为在对外文化传播中讲好中国故事的一个鲜活案例,其成功并非偶然,有许多地方引人深思。

  精准捕捉人类重大关切

  《流浪地球》能够获得西方观众的喜爱,得益于它是一部关于人类拯救自己的科幻题材电影,精准地捕捉住了全球关切。在欧美发达国家,强烈的人类危机意识有着深厚的人文传统与受众基础,在小说、戏剧、影视中表现和演绎这种危机意识一直是一个文化热点现象。尤其是在电影领域,从《天地大冲撞》到《地心毁灭》,从《星际迷航》到《星际穿越》,这些脑洞大开的科幻故事片一直受欢迎,其中一些被引进中国后也赚得盆满钵满,可谓是既赚了声誉又赢得了市场。虽然中国不乏后羿射日、女娲补天等关于拯救人类的神话和传说,中国科幻小说也不乏《三体》《北京折叠》这类有世界级影响的文学作品,但是,由于对全球文化产业市场热点把握的敏感度不够以及电影工业体系不完善等方面的原因,我们制作出的能产生全球影响的大荧幕文化产品屈指可数。而《流浪地球》的全球热映提醒我们,在市场面前,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全球文化市场中,文化热点是一个可以大有作为的拓展空间。在对外文化传播中,我们完全可以抓住和利用西方受众关心、关注的太空探索、全球性灾难、生态环境等热点问题进行影视文化产品的生产、制作和开发,在讲好中国故事的过程中开拓更广阔的市场空间、赢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一个好的故事之所以让人过目不忘,就是因为它所述说的故事情节能够激发起人的情感共鸣。每一部叫座的好莱坞电影获得成功的原因可能有多种,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它们都成功地激发了人们的情感共鸣,使人在心理上获得了一种感同身受的情感迁移和精神慰藉。《罗马假日》《泰坦尼克号》激发的是人们对爱情的美好期待和忠贞不渝,《阿甘正传》《美丽心灵》激发的是人们对个人奋斗的强烈憧憬和不懈追求,《后天》《2012》激发的是人们面对灾难时的英勇无畏和对英雄的讴歌赞美。不言而喻,《流浪地球》能够赢得中外观众的共同青睐,原因就在于它能够在观影过程中激发起复杂而深刻的情感共鸣。一方面,影片所表现出的灾难场景激发了大家对自身生存环境和前途命运的关注。它提醒人们,地球是我们生存和发展的共同家园,保护地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和子孙后代。另一方面,影片所展现的恢弘宇宙场景对普通大众来说不啻是一场科普教育,进一步引发和激励大家了解、探索未知世界和宇宙星空的兴趣和热情。因此,在对外文化传播中,努力塑造和挖掘那些能够激发情感共鸣的英雄人物和故事情节,应当是我们关注的着力点,也是今后进一步讲好中国故事的努力方向。

  努力提高视觉专业水准

  好的剧本结构只是决定一部影视文化产品质量好坏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一个好的文化创意要成为高水准的文化精品,更需要一个专业、成熟、精良的制作团队,这也是《流浪地球》能够获得成功的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据悉,为了拍摄这部片子,导演郭帆等人花了3年时间进行前期筹备工作,在原著基础上制作了关于“流浪地球”的世界观架构方案说明、100年编年史、3000张概念设计图、8000张分镜头画稿;为了展现小说中宏大的世界和图景,多达300多人的概念设计团队和美术团队花费15个月进行设计、绘制和规划,仅行星发动机这一项就有严格的数量规范,其宽高比、推力、燃料和分布地域皆经过缜密的推敲;为了营造影片的真实感和视觉效果,摄制组制作了1万多件道具、搭建了10万延展平方米的实地场景,而影片中2003个特技镜头,每一个都经过反复打磨,其中一个局部坍塌镜头改了251版。可以说,像这样精益求精的修改、打磨情况在这部电影拍摄制作过程中不胜枚举。反观以往我们的一些文化产品,它们没能很好地打开海外市场的原因,不是制作水准有待提高,就是制作人员缺乏专业水准和国际视野,从而影响了这些文化产品在海外受众中的接受度。这就启示我们,要想在对外文化传播中打造出更多的文化精品,必须致力于建设善于讲好中国故事的专业化、国际化队伍。

  巧妙表达中国价值观

  价值观的传播是对外文化交流中最深刻、最具影响力的部分。从表面上看,好莱坞电影在全世界广泛传播占领的是市场、收获的是利润,但实际上,它们所传递的消费主义、娱乐主义、个人英雄主义等价值观对人们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是持久的,这也是西方发达国家最为看重的。自古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就不乏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平、求大同等价值观;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全球治理中也提出和形成了诸如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建设和谐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关涉人类发展的重要价值。然而,在推介和传播这些价值理念时,我们更多地是在政治场合,过于生硬和直接,而忽视或者说不善于通过市场、借助文化产业领域等途径来进行软性的价值观传播。而《流浪地球》的成功,则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YouTube上的一条评论可以说是对本片如何巧妙地传播中国价值观做了一个最好的注解:“当灾难来临的时候,美国人选择坐飞船离开,而中国人则想要拯救这个地球,他们想创造不可能完成的奇迹。”也就是说,拨开科幻这个硬核,我们会发现,全世界团结起来组成联合政府、带着地球在宇宙流浪寻找新家园的故事情节,不仅完美地融入了中国人眷恋故土家园的人文情怀,而且巧妙地表达了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理念。

  (作者单位:天津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