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晓煌:中美文化交流重在讲好当代中国故事
2017年09月21日 08:3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9月21日第1297期 作者:尹晓煌

  经多年发展,中美关系目前已达全新阶段,两国之间的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项交流已十分深入,双边关系既复杂、敏感,又密不可分。其中的文化交流尤其是教育,为中美关系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文化交流为基础,无论在经济、政治或其他领域,双边关系都难以持久。文化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深远长久。对普通民众而言,文化交流涉及到他们是否彼此拥有包容心态。

  当代中国应成为海外传播之重点

  文化交流领域极为广泛,中美文化交流目前重点应置于如何更好地向美国民众介绍当代中国,尤其是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坦率而言,目前的情况并非中国不了解美国,而是美国对中国缺少了解。自鸦片战争后的西风东渐、五四运动的西化尝试到现在众多中国学生前往美国留学,中国对美国的了解不断深入,知识涵盖美国社会方方面面,既包括精英阶层,也包括普通民众与通俗文化。与此相反,美国对中国尤其是对当代中国知之甚少。经过多年的文化传播,早年是传教士、赛珍珠等美国和西方作家与中国历代学者之努力,到现在的中国政府所做的大量工作,美国和西方公众对中国民间艺术、传统文化、历史、思想体系及其表现形式,乃至如“四书五经”、《红楼梦》《西游记》等中国经典都不陌生。

  美国民众真正缺乏了解的是当代中国,这有其客观原因。中国变化太快、太大。不用说普通美国人,就像我这样出生、成长于中国,1985年来美的华人学者,对中国30多年来如此巨大的进步都觉得不可思议,有时甚至感到困惑。美国媒体常宣称中国的高尖端技术窃取于美国,而事实是近年来中国的高科技有了飞速发展。例如,中国手机普及率和若干尖端技术的进步都已超越美国,对此美国人缺乏了解。谈起中国,美国人熟悉的更多是20世纪早期的中国。对中国近年来的变化,美国民众知之甚少。美国媒体对中国的负面报道,更加影响了公众对当代中国的客观认识。

  例如,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是否会影响到美国,似有必要向美国公众解释。对此有人提出疑问,觉得中国自己的事情,何须对他人说明?这一疑问,乍听似有道理,但细究之下,便觉片面。就如邻里间,当你住在小茅屋时,邻居们可能并不在意你的作为。但当你建豪宅华厦时,大家随之关心起来,比如你的高楼是否会遮住我的光线,噪声是否会影响我的睡眠等等。同理,当今中国发展惊人,对环境、资源、自然保护等产生的影响已非同以往。美国对此产生担心,情有可原,也应理解。我们因此有必要向世界阐明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意图。

  所以,中美文化交流,阐释当代中国极为重要。我们不能总是停留在介绍历史文化,这方面美国人也可以做。我们更应关注的是解说当代中国,注重 “焦点访谈”,包括美国朝野关心的双边关系中的5个 “T” 热点,即台湾(Taiwan)、西藏(Tibet)、贸易(Trade)、高科技转移(Technology Transfer)、南/东海领土纷争(Territorial Disputes)及人权问题等,可推出一系列由中国学者撰写的学术著作,帮助美国公众理解这些焦点问题的背景、争端由来及中国的立场。现在这些议题的英文教材及学术专著,大多源于美国和西方学者,鲜见中国学者之著作。

  如我在美国大学开设的一门本科生通识课 “变化世界里的中国”(China in a Changing World: From Opium War to Post-Mao Reform),阐述从鸦片战争到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当我试图介绍中国观点时,鲜见由中国学者撰写的英文或译自中文的相关著作及教科书,而中文著作虽数量众多,美国学生却难以阅读。简言之,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更重要的是要依靠中国自己。就出版翻译著作而言,我更加主张推广出版中国学者撰写的中、英双语版著作。双语版本便于对照阅读,既有利美国/西方民众通过这些读本加深对当代中国之理解,方便他们学习中文,又能促使更多的中国学者掌握如何用英语直接表达中国对这些重大议题之观点和看法。客观而论,不能完全归咎西方读者不愿阅读中国学者的英文著述,而是不常见到这样的著作,即使有,翻译质量往往也有待提高。

  增进美国青少年对中国的了解

  我们应该更加关注教育交流。据美国权威民意调查机构皮尤中心今年4月习近平主席访美前夕所作民意测试表明,美国中青年(19—49岁)对中国抱有正面印象的人数,近年来首次超越持负面印象者。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毕竟年轻人代表着希望和未来。他们较少受历史形成的固定印象之累,当代中国的发展对他们影响相对也更大。

  我们可以建立一些与此有关的教育交流项目。如由中国政府资助中国有条件的高校,每年邀请美国中学生来华参加以当代中国为主题的暑期夏令营,增进美国青少年对当代中国的了解。此外,还可举办若干与当代中国相关的历史文化交流活动。不久前,美国明尼苏达州的一位白人中学生及其弟弟,特意到洛杉矶就鸦片战争起源及后果采访我。他们对这一改变中国近代历史进程的重大主题极感兴趣,拍摄了采访视频,回去后据此作了专题报告,在今年的“全美历史日”(National History Day)竞赛中获全州第一。诸如此类的活动,中国可以与美国达成协议,赞助中国的中学生前往美国交流。

  目前,中国对美交流偏重于传统文化与民间艺术,这些固然重要。但那些与时代相关、涉及当代中国发展,尤其是中国社会变化和进步的主题更为重要。文化交流要有重点,侧重当代、教育、年轻人、重大主题,这些均需细加酝酿。

  用对方思维,讲中国故事

  如何才能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更加全面、客观地了解中国?美国华裔学者、华人的作用不可低估。尽管美国华人社区也有负面的声音,但主流还是希望双边关系有所改善,两国能够增进相互了解,毕竟这关系到美国华人的切身利益,他们因此也更有迫切感。而且,美国华人社团比中国政府或孔子学院更加便于介绍中国文化。以孔子学院为例,孔子学院从2004年创办至今,影响遍及全球,仅在美国就建立了100余所,为推广汉语教学和传播中国文化发挥了巨大作用,功不可没。但随着中国综合国力持续增强和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孔子学院作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载体,其发展也面临挑战。为更好地促进中美文化交流,在美国的孔子学院有必要转型,注重四化,即:民营化、本土化、当代化、品牌化。对此可借助华裔学者及当地侨社,具体负责孔子学院的相关事务。此举既可减少从中国派遣人员造成的麻烦和资源浪费,还可使孔子学院更“接地气”,减少政府背景,避免卷入美国大学常见的各种校园政治、学术冲突、人事纠纷,更好地融入美国教育界。

  中国与美国基层民众之间的交流也需加强。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相比,当今中美两国间的交流似乎更重视精英、商业方面的往来,而真正的民间交往却日渐式微。但在美国社会里,普通民众有投票权,因而对中美关系有影响。我们可以邀请具有一定代表性,尤其是那些与中国鲜有接触的美国中西部和南方的普通家庭来华访问,促进美国社会对中国的了解。

  翻译更是与文化交流息息相关。关键在善于运用他人的语言,讲自己的故事,注重美国人的话语习惯,哪里应着墨较多,哪里应一略而过。举例来说,西北工业大学拟在今年9月下旬召开“‘一带一路’视野下的中国与世界” 国际学术会议。会议的中、英文通知就并非完全对应。中文版无需详述一带一路,也无必要专门介绍西安。但英文版就需扼要阐明何为一带一路:这是中国借助丝绸之路的历史和文化渊源,倡导一种互惠、互利、双赢的全球共同发展途径。英文版通知也强调了西安与一带一路的重要地理关联,是古代丝绸之路起点与门户,因而为会议之理想地点。目前有些中国出版的英文译作难以被海外读者接受,既是因为翻译水平问题,也是由于未能准确地把握对方的思维习惯和话语方式,就像用中国瓶装洋酒,看上去不地道,人家未必愿意喝,甚至可能会心生疑虑。海外读者拿起中国出版的英文译作,首段不顺意,就很少会继续看下去。因此,当务之急仍为更多地学会运用他人习惯之语,阐释当代中国。

  讲好中国故事,也须注重切入点与叙事方式之选择,否则,无论故事多么精彩,也无听众。电影《金陵十三钗》在美国境遇即为一例。此片中国主题鲜明,且留意海外市场,邀请好莱坞影星担纲主演。但在美国上映时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依笔者观摩及与美国同事探讨,原因似主要有二:首先是正面主角选择有误,形象塑造观念偏差。《金陵十三钗》讲的是 “中国故事”,但主要英雄人物却为白人男性,众多中国女性仅为配角。这一以白人男性为救世主、包打天下的西方传统英雄救世模式,与当今美国社会倡导的多元文化观念脱节。在当今美国女权意识强烈,包括华人在内的非白人族裔话语权日益高涨之背景下,很难赢得公众好评。

  其次为表现手法略显陈旧。影片旨在批判日军南京大屠杀暴行,但却过于注重通过残忍细节来显示日军之罪恶。这一表现手法已落后于当代西方电影类似题材之叙述手段和表演艺术。后者更善于通过展现暴行对人性之扭曲来鞭笞侵略战争的罪恶、非理性及对人类文明的摧残,从而激起观众共鸣。如美国奥斯卡金像奖影片《辛德勒的名单》(Schindler’s List, 1993)即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个普通的德国工业家必须对成百上千无辜犹太人之生死,做出痛苦、艰难抉择之细节书写,深刻谴责纳粹德国迫害犹太民族之暴行,催生了观众对二战期间犹太人悲剧命运之震撼和同情,扣人心弦。

  换言之,对世界尤其是美国和西方公众讲好中国故事,关键在于如何运用他人熟悉的语言和流行的叙事方式,讲解自己的观念与内容。即必须以西方文化语境之“瓶”,装当代中国故事之“酒”。唯有如此,才能有助于中华文化走出国门。

  一带一路促全球共赢

  一带一路是中国倡导的互惠、互利、双赢的全球化途径。今天中国的资金和技术需要走出去,需要拓宽海外市场以保障经济稳定发展,“一带一路” 倡议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之设立有助于中国实现这一目标。中国经济要进一步走向世界,而西方对中国也有需求,也在探索如何更好地走入中国市场。一带一路和亚投行是个转机,给西方技术和资金走入中国及其周边市场提供了更多机会,形成双赢局面。

  全球化要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必须是互惠,而非单赢。在对外交流中,要向其他国家说明这一点。例如,西北工业大学拟于9月下旬召开的一带一路国际会议英文版通知就提到,这是中国倡导的互惠、互利、多赢的全球化途径。全球化目前面临的挑战是有赢家、有输家。输家心生怨言,误以为中国是全球化最大的单方赢家,所以对中国抱有反感。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实际上就是向世界展示这种互惠、共赢的新型全球化发展思维,这不仅有利于中国,也有利于周边各国及全球。

  就中美关系角度看,重点是对美国民众做好解释,阐释一带一路对美国经济的积极意义。美国朝野也在衡量 “一带一路” 倡议与其自身利益之关系。如果一带一路给美国民众造成“没有好处、无关紧要”之印象,那他们当然不会有兴趣,甚至感到威胁,担心有损其自身利益。我曾经问过一些同事,一带一路究竟是什么,有何现实意义,回答似乎都不到位。我的理解是,中国借鉴古代的成功经验,提出互利、双赢的全球化发展方针。总之,全球化当今面临新挑战,有人获惠,有人失利。为推动中国发展与促进全球共同进步,我们需要新的切入点(entry point)、新的途径。过去单纯的出口型贸易,已难适应形势发展新需求。其实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成功之处就在于,它沟通了当时中国与中亚、欧洲乃至美洲之交流。中国的丝绸、瓷器等被带到西方,同时也有大量西方商品和文化传入中国,可以被视为全球化早期共赢、互利的成功范例。

  (作者系哈佛大学博士、美国西方学院终身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西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

责任编辑:梁瑞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