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蓬:打造中非合作双驱动框架
2017年09月21日 08:3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9月21日第1297期 作者:张永蓬

  自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成立以来,中非间在政治、经济等各领域合作关系取得积极成效,中非经贸合作已实现结构转型,即由简单的援助和工程承包上升到以投融资合作、建立工业园区和经济特区等合作形式为主的新阶段。在一带一路顺利推进并获得世界认可的今天,作为我国一项全球性的国际合作战略,一带一路在非洲大有可为,非洲的参与必不可少,中非合作论坛与一带一路结合将会更加有效地推动非洲发展,进一步深化中非合作共赢。

  形成平台互补

  中非合作论坛是中非关系的重要机制性平台,包括两年一次的高官会、三年一次的部长级会议、不定期召开的领导人峰会(分别于2006年和2015年举办过两次)、后续行动落实委员会等,已成为进入21世纪以来推动中非关系发展的主要动力架构。“一带一路”倡议是我国推进国际合作、实现区域联动互利共赢的重要战略性举措,具有全球性视野。一带一路在短短数年间迅速形成巨大影响力,在秉持开放包容的“一带一路”倡议全面延伸的同时,没有非洲国家的参与是难以想象的,也是不现实的。许多非洲国家领导人也多次表达对一带一路的期待,希望尽早参与其中。鉴于近年来非洲经济发展的积极势头,特别是非洲“2063年发展规划”规划了将促进经济多元化和工业化发展作为战略目标的非洲发展的宏伟蓝图,若一带一路忽略非洲,将有损于我国长远发展战略,从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角度看,都是一种战略性缺失。可以说,中非合作论坛和一带一路都具有对非合作的必要条件和时代选择性,二者在非洲的共存与配合已是水到渠成。

  对于推进中非关系、促进中非合作而言,中非合作论坛和一带一路具有一致性和互补性,可在非洲互助推进。从理念和目标看,中非合作论坛和一带一路的核心理念都是交流互学、和平合作、互利共赢,最高目标都是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二者都以“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为核心原则。从合作领域看,中非合作论坛历届会议所支持的对非合作领域和措施,特别是“十大合作计划”中的工业、农业、基础设施、金融、贸易和投资、人文等合作计划,都与一带一路的合作途径有着高度的相关性和一致性。从互补性看,首先,不同于中非合作论坛,一带一路有自己的框架内容。其次,从资金支持看,尽管中非合作论坛有中国进出口银行、中非发展基金、非洲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贷款、中非产能合作基金等资金池,但各自储备金尚难以完全满足中非合作项目需求。相比之下,一带一路的最大优势就是资金雄厚,拥有丝路基金、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上合组织开发银行四大资金池,可以为新的合作项目提供补充性资金支持,弥补论坛项下资金的不足及其对相关项目的影响。再次,一带一路框架下的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在政策和措施等内涵层面都可对中非合作论坛形成重要补充和策应。最后,一带一路是我国拓展国际合作范围和领域,带动非洲融入国际合作框架的重要平台。中非合作论坛与一带一路是局部与宏观、地区与全球战略的相互补充。

  从结果看,只要协调好有关项目和运作框架,一致性非但不会抵消中非合作论坛和一带一路各自在非洲的影响和效果,反而会形成更为有利的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局面。

  重视其巨大潜力和重要意义

  从资源角度看,非洲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有世界上最重要的50多种矿产和一些稀有战略资源,有数亿公顷广袤肥沃的待开发耕地,有几亿青年劳动力,是实现我国产能转移与产业合作的重要目的地。

  从发展现状看,非洲国家正处于积极探索和实现工业化的重要节点,非洲整体经济增长前景持续看好。根据非洲开发银行发表的《非洲经济展望(2017年)》报告,尽管近年来由于国际市场基础产品价格下降、“阿拉伯之春”后续影响以及一些非洲国家的内部冲突和局势动荡,非洲经济增长受到拖累,非洲整体宏观经济增长率由2008—2012年的平均4.7%下降到2016年的约2.2%,但总体看,促进非洲经济增长的新的因素正在形成,非洲经济有望在2017年实现3.4%的增长率,预计2018年达到4.3%,接近2008—2012年的平均值。促进非洲经济逐步恢复增长的积极因素包括:非洲国家的国内需求、逐渐回升的国际市场基础产品价格、基础设施的相对改善、宏观经济改革、非洲国家及地区间贸易的增长等。总体来看,非洲经济增长的基础在不断积累,非洲国家实现经济发展和工业化的意愿在不断增强,联合国“2030年议程”(SDGs)、非盟“2063年议程”和非洲开发银行的“十年战略”等,都是指引和推动非洲未来发展的重要政策。

  非洲国家在农业、工业、矿产业、基础设施、服务业、金融业、技术和信息产业、旅游业等领域有巨大合作潜力,也有开发这些产业的迫切愿望,可以为一带一路合作提供基本前提条件。非洲发展的巨大潜力和愿景目标都可逐步与一带一路目标实现对接。

  从市场潜力看,逐步实现产业多元化和经济的总体发展以及就业状况的改善,将为非洲市场提供积极活力,加之处于起步阶段的巨大发展空间,非洲市场有望长期接纳多层次的中国产品。

  从政治和外交战略看,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为集中的大陆,非洲国家普遍对中国友好,中非间没有根本性矛盾和利害冲突,一带一路对接非洲有良好的政治条件,其对非洲发展的推动有利于从更深层面推动和夯实中非关系和中国的国际影响力,非洲有望成为中国打造互利共赢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范例。

  从直接意义看,一带一路有利于实现中非合作的互利共赢,有利于深化中非关系的可持续发展。经过近40年改革开放的中国已经形成完备的工业体系,拥有雄厚的资金、技术优势,也有向非洲转移基础性产业的条件,而非洲则有资源、人力和市场等基础优势,中非优势的互补可以形成以市场原则为支撑的合作关系,可为持续深化发展中非合作提供互利共赢的基础和保障。

  打造主次互补双驱动框架

  要使中非合作论坛和一带一路在非洲实现互补、有序推进,重要的是分清二者的主次和角色关系,使其相互补充驱动,而非重复或相互抵消。

  中非合作论坛是贯彻中国对非洲政策的主体平台,有完整系统的运行机制与明确的政治、经济、人文等多领域合作目标和行动计划,且十多年来一直有效运行。比较而言,一带一路的着眼点不同,具有全球性视野,非洲只是其涵盖区域之一,自然可以起到辅助作用。中非合作论坛和一带一路在非洲的发展和对接将在客观上形成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政策层面的设计和规划可能会起到更好的引领作用。比如,如果能建立某种部门间协调机制或机构,其职能放在进一步明确论坛和一带一路的侧重作用并最大化实现二者互补,则中非合作论坛和一带一路可以形成主次配合、协调高效的推动中非关系持续深化发展的双驱动合作框架。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

责任编辑:梁瑞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