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29日,第十届中国—中东欧国家高级别智库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多国学者会聚一堂,围绕“变化世界中的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共谋发展、共话未来”主题展开精彩对话与深度研讨,探索新形势下中国—中东欧合作之道。作为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下智库交流最高级别、最大规模的盛会,该论坛已成功举办十届,见证了近年来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的持续升温。
与会学者表示,长期以来,中国将中东欧国家视为多极化世界中的重要一极和推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伙伴。作为欧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东欧国家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今年5月,习近平主席对法国、塞尔维亚、匈牙利三国进行国事访问,其中两国为中东欧国家,为中国—中东欧关系持续深化发展注入了新的强劲动力。在当前国际形势充满不确定性与不稳定性背景下,中国同中东欧国家彼此携手、相向而行,为动荡不安、变乱交织的世界提供了动能与信心。
传统友谊迸发新活力
75年前,新中国成立伊始,中国同中东欧国家即开启了密切交往。多数中东欧国家第一时间与新中国建交,对于刚诞生的新中国给予了极大的国际支持。中国人民一向重视情谊,始终把中东欧人民当作老朋友、真兄弟。尽管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中东欧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经历了重大历史性变化,但双方的情谊积淀从未改变。
谈及此,罗马尼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安德烈·拉杜列斯库 (Andrei R?觍dulescu)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虽远隔万里,但传统友谊悠久深厚。作为欧洲的重要板块,中东欧国家是欧洲国家体系内一支不可或缺的新兴力量,影响着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演变与走向,在塑造欧洲对外关系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拉杜列斯库进一步谈到,2021年2月,习近平主席主持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峰会并发表主旨讲话,为新形势下谋划双方下一步合作指明了方向。
黑山议会前议长、黑山前驻华大使达尔科·帕约维奇表示,中国和中东欧国家间的合作框架以友谊为基础。双方在国家体量、地理特征和文化特色方面各有不同,但有着共同的发展目标,因而始终能够以尊重和善意支持彼此的国家利益。2006年5月,黑山就国家独立举行公投并获通过,后于6月3日宣布独立,中国政府于6月14日宣布承认黑山。同年7月6日,中国与黑山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双边关系发展基于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等原则。自建交以来,两国推动一系列合作成果落地生根,致力于发展双方共同利益,以开放心态相互尊重彼此的道路选择。
不少学者提到,中东欧地区自古就是一个文明交汇、多姿多彩的区域,既是东西方交流的汇流点,也是不同文化思潮融合、交锋的地方。对此,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黑海大学基金会主席丹·敦加丘(Dan Dungaciu)深表认同。
“中东欧国家的文明是欧洲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与西欧、南欧、北欧文明相比别具一格。这里曾经诞生了马扎尔文明、达契亚文明、伊利里亚文明等古代文明。如今,中国—中东欧国家文明交流互鉴颇为引人注目,双方弥足珍贵的传统友谊迸发出了新活力。”敦加丘说。
为中国—中东欧双方带来发展机遇
2012年,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正式成立。这一机制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见证了12年的风雨兼程与砥砺前行。匈塞铁路、中欧陆海快线、中欧班列、克罗地亚佩列沙茨大桥、连通黑山南北的高速公路以及从中国城市到华沙、布拉格、布达佩斯、贝尔格莱德的直飞航线……一系列务实合作重点项目,见证了中国同中东欧国家间的人员与贸易往来。
波兰安全与国际发展研究所所长斯瓦沃米尔·马伊曼(S?覥awomir Majman)提到,近期,中国宣布扩大免签国家范围,对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克罗地亚、黑山、北马其顿等中东欧国家试行免签政策,基本实现中东欧国家免签的全覆盖。中东欧地区是中欧班列的重要通道,而波兰是班列进入欧盟的门户。自开通以来,随着中欧班列货运量不断增加,斯洛文尼亚、罗马尼亚等中东欧国家的经济发展由此受益。
“在新冠疫情期间即中东欧民众受到新冠病毒严重侵袭的时候,中欧班列被称作健康生命线,为中国和中东欧国家双方带来了宝贵的发展福音。”马伊曼说。
罗马尼亚前国务委员、外交部前部长阿德里安·塞维林(Adrian Severin)阐述到,中东欧地区一贯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也是自古以来大国博弈的必争之地。中东欧国家既处于北约组织和上合组织成员国之间的地缘交汇处,又处于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影响范围的交汇处,有其脆弱性,亦面临不同的外部威胁。不少中东欧国家具有国家体量小、自然禀赋较差、稀有资源匮乏、市场单一、综合国力偏弱等不利因素。因此,中东欧国家希望利用地理条件获得发展的“加速度”。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加强与中国的合作必不可少。
塞维林继续谈到,为应对全球层面的碎片化问题和分裂风险,中东欧国家迫切需要通过与中国合作来维护自身利益。作为一个独特的地缘政治区域,中东欧国家尚未达到完全意义上的一体化水平。中国在助力中东欧国家实现一体化目标方面的作用至关重要。对中国而言,中东欧国家是中国通往欧洲并与其增进经济联系的一大平台。中东欧国家也意识到,与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进行合作,能够为自身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等框架,中国和中东欧国家积极开展贸易往来、经济互助、人文交流、民间交往等活动,建立起有利于丰富文化多样性、增强国家软实力的联结,而这种联结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
克服国际形势复杂变化带来的不利因素
今天,在世界经济复苏滞缓、地缘冲突和国际纷争层出不穷、乌克兰危机延宕、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的背景下,作为全球经济的重要引擎、多极化世界的重要推动者,中国与中东欧国家需要应对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如何克服国际形势复杂变化带来的重重不利因素,是双方共同面临的课题。
匈牙利总理政治政策主任欧尔班·鲍拉日(Orbán Balázs)引用国际金融机构的预测数据称,地缘政治碎片化会降低全球经济增长率,从长远来看,可能将降低10%。同时,根据德国一项研究报告,西方对于中国的贸易限制导致了欧盟经济增速的下降。当前,为应对国际形势变化造成的地缘政治碎片化等不利影响,一些西方自由主义学者主张采取“去风险”或“脱钩”政策,其目标是实现与竞争对手“断链”,尤其是在政治和经济领域“断链”。然而,“去风险”方案实际上只会导致风险的上升。
鲍拉日继续分析到,一些西方大国所采取的此类政策只会导致“双输”或“多输”的局面,欧洲也会成为最大输家之一。这也会给匈牙利等中东欧国家带来主权利益受损、经济发展停滞等威胁,与中东欧国家的利益背道而驰。
在塞维林看来,如今,单极化旧秩序和多极化新趋势之间正进行着对抗。在单极化力量中,美国等大国正在进行军事化尤其是政策的军事化。亚洲国家等“全球南方”国家正在推动建立一个“后美国时代”的多极化世界,但这一新格局尚未完全形成。美元霸权影响下的国际秩序造成了诸多危机,包括民主危机和道德危机。当前,美国在部分中东欧国家仍然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西方大国发起的经济保护主义势力依然强大,干扰着中东欧国家与中国的合作。鉴于此,在中国和中东欧国家之间拓展合作并充分利用欧盟等区域合作组织形成合力,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意义。
帕约维奇表示,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国际政治格局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且比以往更加剧烈,地缘政治风险持续攀升,民粹主义、孤立主义的暗流涌动带来了许多挑战。在一个不断变革的世界中,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合作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曾经,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是推动全球发展的中流砥柱;如今,双方也将继续扮演这一角色。今年7月,中国共产党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围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了一系列战略部署。这一积极信号将为包括中东欧国家在内的欧洲乃至世界带去更多的发展机遇。” 帕约维奇这样总结。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