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公共服务 促进共同富裕
2021年09月22日 08:5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9月22日第2255期 作者:胡志平 盛耀天

  2021年8月17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强调,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要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提升公共服务可以促进共同富裕。公共服务具有的经济增长效应、收入分配效应和美好生活效应,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机制与内容。

  共同富裕的公共服务机制

  公共服务作为再分配调节机制已成为共识,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就强调,要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普惠性人力资本投入。公共服务不仅具有收入分配功能,也具有经济增长功能,既是“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的机制,更是保障美好生活的重要机制。

  第一,公共服务的经济增长效应。经济增长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与基础。现代经济增长更多依赖人力资本,而公共服务直接关系到人力资本水平。一是通过提升人力资本机制推动经济增长。一方面,公共服务提升人力资本水平,从而优化人力资本结构、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实现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公共服务提升人力资本配置效率,激发创新活力从而推动经济增长。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激励更多人才向企业流动、集聚,从而提高人力资本配置效率,进而激发创新潜力,驱动经济增长。二是通过畅通“内循环”的消费机制推动经济增长。消费是“内循环”的基础,消费的增长源于收入增长。公共服务一方面通过人力资本提升收入水平从而促进消费,另一方面通过公共服务支出增加“挤入效应”,从而促进消费。消费水平的高低不仅取决于收入,也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的高低。如果在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的负担太重,未来支出压力大,只能被迫 “挤出”在其他商品和服务上的消费,导致边际消费倾向下降。相反,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支出的增加,能够降低居民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和公共服务支出压力,减少预防性储蓄,提升边际消费倾向,对居民消费产生 “挤入效应”。公共服务的消费“挤入效应”通过有力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经济增长。

  第二,公共服务的收入分配效应。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强调,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并提高精准性。实现共同富裕,“分好蛋糕”,公共服务的分配调节机制必不可少。一是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民众参与初次分配能力。初次分配是以市场竞争为基础的。劳动者的人力资本水平是参与市场竞争的关键,是参与初次分配的基础要素。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所强调的“要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普惠性人力资本投入”,正是提升民众参与初次分配能力的要求。大量的农民工人力资本水平较低,导致参与初次分配能力较弱,加之劳资关系的资本优势,劳资初次分配差距扩大。通过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农民、农民工参与市场竞争能力,进而提高参与初次分配能力,实现收入初次分配调节。二是公共服务均等化调节再分配。长期以来,财政支出的城市偏向让城乡之间的公共服务差距扩大。一方面,农村人力资本积累低,参与初次分配能力弱;另一方面,农村居民、农民工的公共服务支出负担重,可支配收入少。均等化能降低农村居民公共服务支出,增加实际可支配收入,进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带来财力水平差异、公共服务供给差异,也带来人力资本水平差距;缩小差距自然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从而调节地区差距。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调节城乡地区间差距的重要机制,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

  第三,公共服务的美好生活效应。人民美好生活不仅包含物质富足,更要精神富有,这对教育、文化等精神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的高质量供给才能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公共服务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题中应有之义。更重要的是,公共服务是美好生活的重要保障。试想人民群众不能公平享有基本公共服务,公平感、幸福感从何而来?现代社会,公共服务是人民群众获得感、公平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保障。一方面,公共服务保障人的生存。当面临生育、抚养、失业、年老、疾病等生活方方面面的需求,公共服务能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生存与生活保障。这是一种安全感的保障,保障“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另一方面,为人的发展提供保障。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社会全体成员提供平等参与、公平发展的权利和机会,畅通向上流动通道,提升公平感、幸福感。公平感、幸福感的获得要有畅通向上流动的通道,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就强调,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人民提高受教育程度、增强发展能力创造更加普惠公平的条件,畅通向上流动通道,给更多人创造致富机会。这更加凸显了教育等公共服务保障人的发展之关键作用。

  共同富裕需要高质量公共服务供给

  公共服务具有的经济增长、收入分配和美好生活效应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机制。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要有高质量公共服务供给相匹配。

  第一,公共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夯实共同富裕增长基础。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首要的是夯实现代经济增长的基础动力,即提升人力资本水平。《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9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51.6%。当前仍有近半数适龄人口未能接受高等教育,高质量人力资本积累不足。人力资本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能否“做大蛋糕”。提高人力资本水平,要有高质量公共服务供给与之匹配,这需要推进公共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公共服务效率。一是供给主体从单一转向多元。发挥市场与社会力量优势,不断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到公共服务中,加快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供给能力,提升供给效率。二是政府公共服务支出结构转型。从增长导向的基础设施类等公共服务逐步转向提升人力资本的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这需要政府财政支出结构相应匹配转型,增加公共服务支出力度与规模。三是公共服务治理转型,提升供给效率。公共服务的供求匹配是提升供给效率的关键,推动公共服务治理转型,完善需求表达机制,让“自上而下”型与“自下而上”型有机结合,更好发挥社会组织、大数据技术等作用,精准获取公共服务需求,进而实现公共服务治理结构从碎片化治理向精准治理转变,提升公共服务供给效率。公共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以提升供给效率,提升人力资本水平,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创新动力,从而夯实共同富裕的增长基础。

  第二,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激发共同富裕分配动力。收入差距是共同富裕进程中面临的关键挑战。缩小差距才能激发共同富裕动力。公共服务供给能提升人力资本,增加民众参与市场初次分配能力,降低中低收入群体的公共服务支出负担,缩小城乡地区人群间差异,是“分好蛋糕”的重要机制。一是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城乡差距。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据相关调查显示,部分地区城乡差距有扩大趋势,其中城乡公共服务非均等化是重要因素。缩小城乡差距,要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扭转传统城乡二元体制,加大对农村公共服务投入。二是地区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地区差距。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不是部分地区的富裕。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地区协调发展成为推进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客观而言,地区经济发展并不平衡,要加大对落后、不发达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增加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导向的一般性转移支付比重,缩小地区财力,实现收入再分配。三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群体间差距。现实中不同单位属性群体享有的公共服务有所差异。不同属性群体间的公共服务享有差异阻碍了劳动力流动,抑制创新活力,成为体制性差距的重要源头。因而要全面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社会流动,缩小群体间差距。

  第三,公共服务高质量供给,丰富共同富裕内涵。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仅包括物质生活,也包含精神文化生活,这离不开公共服务高质量供给。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流动人口进一步增加,流动人口因无法获得户籍,其享有的公共服务与户籍人口不均等,弱化了公共服务为提升居民的公平感、获得感的美好生活效应。一是公共服务高质量升级。传统的人力资本水平增长以义务教育阶段为主;随着经济高质量发展,人力资本水平提升,需要逐步向高等教育服务供给转变,提高人民受教育程度。从生存需要转向发展需要,公共服务的层次质量也应随之匹配转型。教育服务、医疗卫生服务、文化服务、体育服务等都要推进质量升级,更好满足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的共同富裕需要。二是公共服务高质量标准化。公共服务质量的参照离不开标准,没有标准,就失去方向。以标准化手段优化资源配置、规范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高质量公共服务需求,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让共同富裕内涵有质量标准。三是公共服务高质量精准化。提升公共服务的满意度,公共服务供求配置精准是关键。要发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在公共服务供给中的作用,精准识别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中的短板、精准识别群众的具体需求,推动公共服务供给智能化,提升配置效率。

  总而言之,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共同富裕需有效发挥公共服务的经济增长、收入分配和美好生活保障作用。新时代落实好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要求,公共服务将围绕提升人力资本增强“做大蛋糕”能力,全面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畅通社会流动缩小差距,激发“分好蛋糕”动力。与此同时,政府职能与之匹配转型,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高质量提供公共服务,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作者单位: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