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产业链思维促进垃圾分类治理
2019年12月11日 12:3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12月11日第1834期 作者:张维

  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对于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资源循环利用、提升人民获得感和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强调,要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形成以法治为基础、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的垃圾分类制度,努力提高垃圾分类制度覆盖范围。垃圾分类治理作为一项关乎民生的系统工程,需着眼于垃圾产生到处置的全周期,以产业链布局理念和发展思维,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各种资源、协调各方力量。在操作层面,提高分类投放准确性、实现分类收集便利性、推进分类运输专业性和保障分类处理安全性,进而开创垃圾分类治理新局面。

  提高分类投放准确性

  准确分类投放垃圾,重点在于提高垃圾分类知晓率和分类行为执行率。提高垃圾分类知晓率是实施分类投放的前提。一是要完善相关法规制度建设,根据我国居民生活垃圾的特点,因地制宜制定规范可操作的分类标准、分类要求和分辨标识,完善可回收垃圾的回收管理办法,让垃圾分类投放有据可依、有章可循;二是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调节,激励商品生产企业加强绿色设计、环保包装和凸显分类标识,降低消费者使用商品后的分拆分类难度;三是要加大垃圾分类知识的科普教育和宣传推广力度,以全面细致的宣传内容和多样亲民的宣传方式,不断提升居民分类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分类行为执行率是落实分类投放的关键,从当前我国垃圾分类的实践情况来看,执行率要远低于知晓率,仍需加强民众动员。因此,在垃圾分类推广初期,应予以积极引导和帮助,不断完善激励约束机制,调动居民践行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待居民分类习惯基本养成,则应重点加强垃圾分类公序良俗的建设和固化,探索垃圾分类文化建设,增强文化对行为的引领作用。

  实现分类收集便利性

  垃圾分类收集是衔接分类投放与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枢纽环节,能否实现社区居民和环卫工人分类收集的便利性至关重要,需要二者站在不同角度对垃圾分类收集进行统筹考虑和协调推进。一是要合理设置收集点,针对不少试点城市“撤桶并点,定时定点”后居民随意倾倒垃圾和环卫工人混装垃圾的现象,社区和环卫部门应加强沟通协调,综合考虑服务半径大小、社区空间利用、车辆进出方便等因素,合理设置垃圾收集点,提高社区居民、环卫工人分类收集的便利性和可操作性。二是要提供必要的分类引导和便民设施,即在收集点提供通俗易懂、简洁明了的垃圾分类收集作业流程和基本规范,以及分类辅助设施和事后清洁设施,以提高分类工作的可达性和有效性。三是要因地制宜开展实地督导和溯源管理,根据分类收集效果不佳问题,各地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人员抽检或人工智能检测等方式,对分类收集实效进行实地抽查督导或扫码检测,加强持续反馈和改进提高。四是要加强对环卫收集人员的业务培训,增强其责任意识和业务能力,避免分类收集环节出现“分类一小时,收集一分钟”和“因混致返”的现象,促进垃圾分类收集制度落实落地。

  推进分类运输专业性

  目前,不少试点城市在分类运输环节出现“你分我不分、前分后不分”的现象,制约了垃圾分类制度的有效落实,必须加快推进分类运输这一关键环节的专业化建设。首先,要做好分类对接、专业运输,各地区可以根据本地经济发展水平、垃圾数量种类、基础设施状况等实际情况,购置或改装专业垃圾运输车,提高车辆自动化作业程度和运输密闭化程度。通过“同车分格”“桶车对接”等分类装运方式,实现分类垃圾的高效清洁运输。其次,要协调好二次分拣、集中转运。从社区分类收集和运输出来的垃圾大部分会被先运至指定的垃圾中转站或专业的垃圾分拣场,进行二次分拣、分类归集和集中转运。这一过程有赖于规范的标准化作业和运力的合理配置,以确保既能饱和运输,又不抛洒滴漏。有条件的地区应积极探索推行“两网融合”,让可回收垃圾在投放点就进入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减缓环卫部门的运输压力。最后,要加强全程监管、专运到点,垃圾运输涉及运输经济性、环境协调性、居民舒适性等多方面因素。环卫部门应会同相关部门及专家科学规划运输路线,主动公开信息和接受监督。同时主管部门应对分类运输车辆进行统一分色、统一标识,设置统一举报电话,借助实时监控系统对分类运输进行全流程监控和数据采集分析。

  保障分类处理安全性

  垃圾分类处理是最终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关键所在,必须确保垃圾处置的安全性,落实垃圾处理企业社会责任。首先,应根据不同类别垃圾的特点,科学选择终端处理方式和处理技术,加强技术安全论证,鼓励本土技术研发和外国先进技术融合,确保垃圾分类处理技术安全可靠。其次,要加强对垃圾处理企业技术实施、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关键环节的运营安全监管,避免企业为了经济效益而出现败德行为,确保垃圾处理产生的废弃物达标排放,不造成二次环境污染。最后,由于垃圾处理项目建设和运营容易产生邻避效应甚至引发邻避风险,导致项目夭折或设施停运。而此类邻避风险化解的首要条件就是落实企业社会责任,确保垃圾处置安全环保。因此,加强处理设施的定期开放、信息公开,畅通沟通渠道、鼓励社会监督、践行社会责任,为垃圾处理积累社会资本,也是保证垃圾分类安全处理的一项重要举措。

  总之,以产业链思维推动垃圾分类治理是新时代的新要求、新任务,需要秉持以产业发展带动民生改善的基本理念,以此完善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社会参与、法制保障的治理模式。通过健全体制机制、加强宣传推广、推动实施落地、强化监督考核,逐步将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和处理联结在一起,形成标准化、规范化、协作化的产业运作体系,为提升城镇治理能力、破解“垃圾围城”难题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