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红色基因 凝聚磅礴力量
2021年07月29日 09:4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7月29日第2218期 作者:张冬宁

  百年恰是风华正茂。回首来时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近现代史的风云激荡中,留下了无数珍贵的红色印记,而红色基因库不仅见证了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的光辉历史,是我们连接历史与过去、服务现实与当下、启迪未来与明天的重要桥梁,也是传承革命传统、传递红色精神的文化中枢,亦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中华文明、讲好中国故事的宣传窗口,肩负着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这一重要责任。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一直非常重视红色基因库的建设工作。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参观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时指出:“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是党和国家红色基因库。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这一重要指示深刻阐述了红色基因库的基本构成,即以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场馆为主体,以深入阐释红色文化、丰富展示红色事迹、讲好红色故事为目的,以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革命传统、爱国主义和思想道德教育为主要功能的红色基因传承载体。

  全面规划  突出重点

  中华大地蕴含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和丰富的红色资源。为更好地保护与传承红色基因,中宣部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办公室于2020年印发了《关于做好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库(一期)红色基因库试点工作的通知》。在全国400多家中宣部命名的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中,遴选出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浙江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河北西柏坡纪念馆、焦裕禄纪念园等15处重要红色场馆,确定为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库(一期)红色基因库首批试点单位。

  首批红色基因库的确立为全国各地陆续开展红色基因库的建设奠定了主基调。一方面要求我们在具体规划过程中要涵盖广泛,以此厘清红色基因发展的历史脉络,既要集中反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大革命、工农运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等不同阶段的革命壮举,也要讲述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以及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形成的一系列伟大精神,如改革开放精神、抗洪精神、脱贫攻坚精神、抗疫精神等精神内核。

  另一方面,应在有序推动基因库周边红色资源的普查工作、摸清自身红色家底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红色基因库的地理分布与精神特质,突出重点、强化核心优势资源,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与价值特色。以河南为例,大别山战争史、大别山精神的研究一直备受重视,目前已形成“一个平台”+“709处革命遗址、遗迹、纪念地”的联动格局。大别山革命老区红色基因库基础设施提升改造项目工程正在紧锣密鼓抓紧实施,在鄂豫皖革命纪念馆、新县苏区首府博物馆分别成立了专项工作领导小组,撰写展陈大纲、制作设计方案,完成了鄂豫皖革命纪念馆新馆规划和选址。

  多措并举  提升展示

  在百年征程中,中国共产党在中华大地上留下了不胜枚举的红色文物与红色遗址。这些文物遗址所承载的红色记忆完整记录了中华儿女敢于斗争、勇于革命,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为争取民族独立、民族复兴谱写了无数英雄事迹与感人赞歌。红色基因库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将这些伟大文物遗址进行专业化而又不失通俗化的展示。为此,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以深入阐释为基础,提升展示内容。在展陈设计之初,就要精准把握红色基因库的精神特质,充分结合社科理论研究的相关成果,考虑人民群众的观展需求,将红色基因阐释为群众喜闻乐见的红色故事。

  二是以新兴技术为手段,提高展示水平。在最大开发声、光、电传统技术的基础上,应用好VR、AR和MR等虚拟现实技术,充分利用红色文物和红色遗址本体,辅以图片、视频、复原场景、互动体验等多种方式,打造出让人印象深刻的精品展览。

  三是以多种活动为载体,拓宽展示渠道。红色基因库要重视举办多种活动,既要利用每年的传统节日和重要时间节点,依托清明祭先烈、五一八国际博物馆日、六一儿童节、迎七一主题党日、国家烈士纪念日公祭活动等,开展众多群体性参观活动,也要持续推动红色基因库体验基地的建设,实现公众与红色基因库的深度链接。

  四是以多元宣传为手段,扩大展示受众。在建设红色基因库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宣传模式,建立以报纸、书刊、电视、网站、两微一端和短视频相结合的多元红色基因库宣传体系,拓宽宣传渠道,提升宣传力度,扩大展示受众,强化宣传教育效果。红色基因库要主动出击,加强活动的宣传和报道,注重氛围营造,吸引更多人群关注红色文化,接受心灵洗礼。同时紧扣重要时间节点和重要节日,策划和组织新闻热点,吸引主流媒体聚焦纪念活动,在重要版面、重要时段刊发稿件,增强自身影响力。

  深入一线  抢救口述史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儿女浴血奋战、披荆斩棘,形成了内容丰富、内涵深刻的红色历史记忆,作为党和国家的珍贵红色基因,不断获得传承与发展。这些红色历史记忆不仅记载了中华民族在近代历史上所经历的苦难与斗争、光荣与梦想,更代表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的伟大精神境界和价值追求,并最终构成了全体中国人民的百年记忆。

  红色历史记忆的传承有着自身严格的专属方式,由口述历史、文学作品、革命歌曲、重要历史人物和事件、纪念仪式、革命传统等非物质层面组成,与革命文物、革命遗址等物质层面的红色遗产可谓相辅相成、相映成彰,共同构成了红色基因库的核心内容。

  为更好地保护珍贵的红色历史记忆,红色基因库要重视相关口述历史的抢救记录,通过走访革命前辈、烈士遗属、专家学者、民间收藏人士,广泛采集不同历史时期的口述历史,生动再现那段峥嵘岁月和革命往事。要持续推进对革命根据地等重要历史对象的发展史研究,依托关键革命事件与核心大历史节点,对现有红色历史记忆进行分类梳理,参照红色精神谱系的传承,深入挖掘抢救那些作出过卓越革命贡献却较少被载入历史的革命人物及其英雄事迹,从而实现革命史资源库的整理完善。

  我们应始终以弘扬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为己任,充分利用珍贵红色文物和精神财富,通过顶层设计建好集保护、传承、利用为一体的红色基因库。这不但是将红色文化物质载体与精神载体合二为一的有效途径,更是架起红色基因与人民群众紧密衔接的坚实桥梁,最终为红色基因的薪火传承贡献力量。

  (作者单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原文化研究杂志社)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