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时期的筑城与防洪
2021年07月29日 09:4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7月29日第2218期 作者:罗诗谦

  我国古代文献中多有鲧、禹筑城以防洪的记载。如《初学记》卷二十四引《吴越春秋》曰:“尧听四岳之言,用鲧修水。鲧曰‘帝遭天灾,厥黎不康’。乃筑城造郭,以为固国”;又《通志》载:“尧封鲧为崇伯,使之治水,乃兴徒役,作九刃之城”;另《太平寰宇记》卷一封丘县“期城”条引称“夏禹理水时所筑”,雍丘县“肥阳城”条引称“禹治洪水时,在肥泽之阳所筑”。过去多数学者认为,这些记载是为传说,不可凭信,抑或认为筑城的目的主要在于军事防御。然而,近年来的考古资料显示,鲧、禹所在的龙山时期的确存在以筑城的方式来防御洪水的现象。

  水是人类生存之本,古代先民往往会选择离水源较近的地方定居。正如《管子·乘马》所言:“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这里的“下毋近水而沟防省”,说的是古人的居址虽然要近水源,但亦不能离水源太近,稍微间隔一段距离的话,即便不采取任何手段,也可实现防洪的目的。但需要指出的是,这种简单的方式只能防御规模不算太大的洪水,对于那些来势凶猛的大型洪涝灾害而言,只凭借这种方式是远远不够的。

  自然环境科学研究成果显示,距今大约8500—3000年间,我国气候处于全新世大暖期。全新世大暖期整体气候和现代相比更为温暖,但也存在多次气候波动与剧烈降温事件。尤其是距今5000年以来,气候变化特别频繁,导致洪水灾害异常多发。与之相应,我国的中原、华北平原、长江中游、太湖等地区确实都有洪水发生的记录。《尚书·尧典》《孟子·滕文公上》《诗经·商颂·长发》《淮南子·本经训》《山海经·海内经》《史记·夏本纪》等诸多文献中,均有尧、舜、禹时期洪水的记载,可见这场洪水在当时的影响颇为深刻。

  在巨大的洪水危机面前,古代先民自发地联合起来,通过夯筑城墙、开挖壕沟的方式来修造城址,以此抵御洪水的侵袭。以中原地区的龙山文化城址为例。新砦遗址位于河南省新密市东南18.6公里处的刘寨镇新砦村,遗址南部有双洎河自西而东流过。为防止洪水侵袭聚落,新砦先民结合遗址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在遗址北部、东部、西部开挖三重壕沟,并连通南部的双洎河故河道、自然冲沟共同形成防洪体系。这样一来,不仅能将洪水从高处导向低处,最后导入东南部的双洎河故河道和自然冲沟内,还可防范古河道泛滥时可能产生的洪水倒灌风险。同时,新砦先民还使用斜形堆筑的夯土遗存对壕沟内壁进行加固,以防止在洪水的猛烈冲击下发生坍塌。新砦遗址的防洪体系遵循水流规律,可以说是十分科学的。

  西金城遗址位于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金城乡西金城村。研究显示,该城址平面呈不甚规则的圆角方形,可使其在洪水侵袭时减少冲击力度,达到稳固墙体的目的。另外,西金城城墙是由外向内斜形堆筑而成的,可增加城墙的收分角度,抵御洪水对城墙墙角的冲刷。同时,在城墙外侧还发现有两条壕沟,其中南墙外侧壕沟的沟壁较直,很可能是人工修整的排水沟。这两条壕沟在城址东南角外侧汇合,形成较大的积水洼地,之后继续向南引流,离开遗址范围,起到了排水的作用。上述诸多防洪元素说明,西金城先民在规划、设计、修筑城址时,充分考虑到了城址的防洪功能。

  值得注意的是,在距离西金城遗址仅10公里的焦作市温县徐堡城址的古城墙也发现有被洪水冲毁的现象。这不禁让我们猜测,当时焦作一带很可能发生过一次区域性的洪水事件,导致多个遗址都受到影响,给当时的人们生活带来严重威胁。研究显示,温县徐堡城址的西城墙是由主干夯土城墙与内外两侧护坡组合而成。这种“主墙+内外护坡”结构的城墙稳固性很强,有利于城邑防御洪水,缺点是不利于军事防御。

  除上述三座城址外,中原地区的郾城郝家台遗址的环壕、城墙等设施的修建和城内聚落发展过程,也应该与当时的水患直接相关。再如,登封王城岗城址与洪水有着密切的联系,辉县孟庄城址毁于洪水,新密古城寨城址的西墙被溱水冲毁,平顶山蒲城店城址的北墙被湛河冲毁。同时,从目前公布的资料来看,城址在房屋建筑和墓葬等方面,并没有十分明显的等级差别,出土遗物也以生活日用品和基本生产工具为主,城内居民的生活水平较低,政治及军事功能普遍较弱。

  由此可见,中原地区龙山文化城址修建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抵御洪水,这与我国古代文献中记载的鲧、禹筑城以防洪水的传说是相契合的。值得注意的是,古人通过修筑城墙、开挖壕沟来防洪的方式,同时能够起到保护城内居民人身安全的效果,这从后世诸如临海台州府城墙的修建可以得到证明。事实上,时至今日,鲧、禹筑城以防洪水的传说对于我们现代防洪体系的科学建构,依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其中的诸多科学因素,值得我们深入挖掘与借鉴。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社会学院)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