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在身上的“空调”
2019年07月11日 09:2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7月11日第1732期 作者:林毅红

苗族竹衣,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博物馆馆藏 作者/供图

  古人怎么过夏天?扇子、冰块不够霸气,真丝、棉麻衣不够稀奇,竹衣才是消暑隔汗的法宝。竹衣,顾名思义,用竹子做的衣服。竹子能做衣服吗?当然能,而且是衣中的奢侈品。在苗族地区,竹衣由于制作工艺复杂,价格十分昂贵,多半用于进贡朝廷,又称“苗乡贡衣”,也有极少数达官贵人可以享用。遗憾的是,目前苗乡竹衣制作技艺已失传。

  工艺精湛

  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博物馆珍藏了一件民国时期的苗族男子竹衣,是从湖南湘西城步苗族自治县征集而来的。整件竹衣保存相当完整,未有破损和修补痕迹,从领口和下摆处的卷曲度看,这件竹衣应被人穿过;从新旧成色来看,穿着次数应不多,并未有汗渍等污渍沁染,依然保留着竹子的原色,色泽均匀,呈淡金黄色,显得十分高贵典雅。竹衣形制为“V”字领套头短袖衫,肩袖一体,展开呈“一”字型,未有上袖拼接,腰部有收腰。

  苗族竹衣制作工艺复杂,需要多道工序,通常要经过选料、切割、蒸煮、晾晒、编织等五大工序才能完成。

  苗族竹衣选料一般采用当地特殊高山竹——篁竹的嫩枝,篁竹竹枝纤细且坚硬,经过特殊处理后制成竹管,经久耐用。关于篁竹的材质特点,文献中早有记载,如晋代的戴凯之在《竹谱》中记载:“篁竹坚而促节,体圆而质坚,皮白如霜粉,大者宜行船,细者为笛。”可见,篁竹是一种材质较坚硬、去皮后色泽白腻、竹管圆润笔直的上佳竹材。

  湘西城步县的这件竹衣用近3000根小竹管穿制,每根小竹管先要进行切割和打磨,将新采集的嫩竹尖截取长不足1厘米的细竹管,一般选取竹管直径不足3毫米的竹枝。由于竹梢部分的竹管大多不通透,穿竹管之前,需要先用针等尖锐工具将每一根竹管捅通后才能穿连。小竹管的制作不仅需要精挑细选竹材的长短、粗细,而且需要匠人的耐心和眼力。竹管选取的粗细需合适,太细则针穿不透,太粗则竹管不均匀,影响整体美感。穿通后就是打磨,这需要将竹管两端仔细研磨,使其更圆润,方便穿线。苗族地区穿连竹管用的是苎麻线,一则麻线是就地取材,二则麻线比棉线、丝线更有韧性,耐磨损,不易折断。

  蒸煮是竹衣制作的关键一步,竹子作为一种纯天然材料,长期使用或存放容易虫蛀、发霉、变脆,所以防虫蛀是关键。据考证,竹子防蛀在古代主要采取三种方法:一是用石灰水浸泡;二是用火熏烤;三是用高温蒸煮。石灰水浸泡和用火熏烤主要用于制作体量较大的竹船、竹篓、竹篮、竹席等,而精细的竹衣是穿于身上的内衫,用此种方法对人体健康不利。因此,竹衣一般采用蒸煮后晾晒干燥的方法,滤去竹子的水分,以增加竹子的韧性。

  最复杂的工序当属编织。如何将几千根小竹管编织成一件合身的衣服,不仅需要手艺人对人体结构有一定了解,还需懂得服装裁剪的基本知识。对领口的开口、肩膀与衣袖的关系,都要游刃有余,才能制成一件高品质的竹衣。聪明的苗族人会有很多办法,他们采用等边菱形与等边六边形纹样将竹衣编织成渔网状,这是因为菱形能够使竹衣随着人体起伏而拉伸,从而贴合身体。

  为了使竹衣更服帖,工匠用长六边形纹样收腰,用正六边形纹样收下摆,肩部和手臂处采用一字溜肩法编织。领口处有三颗玉石珠,玉石珠用等边三角形竹管包裹成多边形,可解开或扣上,穿着十分方便。竹衣制作工艺繁琐,在古代,一个熟练工制作一件竹衣需要一年多才能完成。

  价值突显

  苗族竹衣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首先,用竹管穿制的渔网镂空面料在中国服装史和面料史上非常少见。菱形渔网状造型规整,精巧细腻,具有四方连续纹样的秩序美感。其次,竹材色泽淡黄,类似黄金色,但又较黄金色更为低调淡雅,显得清丽脱俗。加上竹子本身具有的天然凉爽功能,使竹衣兼具审美和实用双重功能。湘西城步县这件苗族竹衣整体做工考究、用料精细,质感光亮而精致,手感凉爽细滑,称重不足1两,又被称为苗族“软黄金”。

  苗族竹衣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明清时期,竹衣在汉族地区存世不多,传世实物也多有残损。这主要是因为竹衣作为实用品和消耗品,由于汗渍脏污及穿用磨损等原因,绝大部分难以长期保存。此外,穿脱动作也会影响编织线的牢固程度,一旦破损,难以修补,再加上工艺繁杂而精细,竹衣的价格相对昂贵。精品竹衣现存世较少,很多精品流落至国外。

  自明代以来,尤其是在清末,将竹衣作为避暑纳凉之用,主要在达官贵人中流行。在炎热的夏季,朝官上朝要穿厚重的官服,而紫禁城内异常闷热,如何既保护官服不被汗渍浸湿,又能感到稍许凉快舒适,达官显贵衣着考究者便将竹衣作为内衬。天然冰凉的竹衣不仅具有一定的功能性,也是一种时尚,更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这种衣服被誉为穿在身上的“空调”。

  据史料记载,也有少量竹衣用于道士做法事、戏曲演员演出等。道士的竹衣竹节有寸长,中穿孔如小竹枝,可知道士所穿竹衣制作较为粗糙,以实用为目的,仅为隔汗纳凉,难以和显贵的精品竹衣相媲美。明清时期,福州地区道士流行穿竹衣隔汗,是因为当地敬神祭祀之风鼎盛。法事一般在夏秋酷暑炎热天气举行,再加上香火高温,道场每次长达两三个小时,道服紧贴于身,闷热难熬。为解决长时间穿戴道服闷热之苦,就有了以麻绳穿竹管做网结状竹衣来散热降温的办法。竹管贴在身上,有清凉爽朗之感,网结状竹衣可使外衣与皮肤间隔,增加空气透隙,它除了降温防暑外,还具有甘凉平肝之功用。

  戏曲艺人、武术家等亦有穿竹衣作为表演与练功之用的。福建省芳华越剧团创始人、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尹桂芳曾将穿过的两件竹衣传送给了她的得意门生。此外,竹衣还作为明清时期科考人员的隔汗衣。当时,南京夫子庙贡院曾是全国最大的科举考场,乡试秋闱正逢气候炎热的八月,加上考室逼仄,应试者常有中暑病倒的情况,以竹衣做内衬,可缓解湿热。明清时期,竹衣在汉族地区比较流行,主要是朝廷官员、戏曲演员、做法事的道士以及科考人员使用,根据穿着人的身份不同,制作工艺精良程度不一,工艺价值也不同。

  在我国西南腹地的湘西城步县,为什么会发现珍品竹衣?这和当地的气候条件、原材料以及使用者的需求分不开。湘西产竹,而且品种繁多,尤其是珍稀品种,如墨竹、玉山竹、篁竹、斑竹等,这些竹子是制作箫管乐器的最佳材料,也是制作珍贵竹衣的原材料。在我国古代,用竹子制作服装并不常见,偶尔散见于文献记载中,而真正用竹管穿制成衣服直到明代才有明确记载。清末,随着少数民族和汉族相互交往的深入,受汉文化影响,湘西苗族上层人士或富裕人家不断接受汉族的生活方式,穿竹衣消暑降温成为他们的夏季时尚。

  竹衣是民间普通匠人利用生产工具就地取材,使之成为兼具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的产品,是在其劳动中积累起来并通过经验总结出来的技术品、艺术品。苗族竹衣的制作工艺、心理需求深受汉文化影响,体现了少数民族不断吸收汉文化的智慧,而汉族在使用过程中,也不断吸收少数民族文化中的有益成分,是二者兼容并蓄的结晶。

  (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博物馆)

责任编辑:刘远舰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