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江出席“文艺理论:传统与现代”学术研讨会
2016年08月24日 08:0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8月24日第1036期 作者:记者孙妙凝 王广禄

  原题:从基础着手  构建中国文艺理论体系  

  本报徐州8月23日电  (记者孙妙凝  王广禄)在过去的30多年间,我国的文学理论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但同时,在深化传统研究以及从传统中汲取营养,并实现现代转换方面存在着不足之处;引进和接受了大量的西方当代理论,但在结合中国文学实践进行自主创新,在理论与批评的结合方面,有着严重的缺陷。8月20—21日,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文艺理论:传统与现代”学术研讨会在徐州举行,40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上述话题展开研讨。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总编辑张江指出,从20世纪80年代起,当代西方文艺理论走上了一条理论至上的道路,进入了以理论为中心的特殊时代,这种现象深刻地影响到中国,以致中国文艺理论界丧失了立场和标准、理论脱离实际、甚至倡导“没有文学的文学理论”,不能正确认识西方文艺理论的长处和短处。当前,正处于重要的历史转折点上,构建中国自己的文艺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极其重要。要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艺理论体系,必须整合多种力量,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以“批评是理论的批评,理论是批评的理论”为基本原则,将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和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的优长更好地结合,以比较的视角,通过东西方文论关键词比较研究等重大项目,推动理论体系的逐步形成。“当下中国文艺理论的建设,应该从基本概念做起。”张江说。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高建平认为,中国文论应当走出去,要在当代世界语境中发展中国文论。在当今这个时代,要做的不再是“自言自语”,不是仅仅说“是”或者“不”,而是在对话中发展自我。“最好的应对办法,还是说——‘我们来谈谈’,这才是对话。我们要有‘文化自信’,这种自信不是故步自封,而是在开放中发展自身。”高建平说。

  中国特色文艺理论和话语构建与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赵炎秋表示,构建中国特色文艺理论及其话语体系,不仅是时代与现实的需要,也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一贯追求和主张。这既是中国文艺理论工作者的神圣使命,也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完善发展的必然一环。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