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讽寓”这一西方文学术语最早被欧美汉学家取代中国本土话语中的“比兴”范畴,用于研究汉唐《诗经》注释传统。20世纪80年代围绕这一用法是否恰当的争论,成为跨文化、跨语际的文学研究中,文学观念和理论话语碰撞的典型案例。这一对概念既有基于普遍的艺术经验和文学观念的相同之处,也有各自根植于中西不同文化传统和民族心理的独特性。二者在概念历史、语义结构、种属关系和意义主题上具有类同之处,但在适用体裁、思维方式和创作方法上存在差异。中西关键词比较不只是探明各自的义理内涵,更着眼于为中西话语参与当代文论建构找到适当的路径。比兴与讽寓的概念耦合是基于当代文学问题的互补性融合,其价值空间在于文学的现实介入功能及其艺术化方式。
关键词:比兴 讽寓 海外汉学 当代文论 概念耦合
作者朱海坤,深圳大学美学与文艺批评研究院助理教授(深圳 518060)。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