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亲密关系的模式比较是中西文化的社会关系比较的核心问题。黄光国的“人情与面子”理论模型提出了“情感”与“工具”的“混合性”问题,与其后泽利泽关于“亲密关系的购买”研究的问题取向有异曲同工之处,但黄光国在其模型中提及的“需求法则”相当程度上被后续研究忽略了。以家庭主义血缘和拟血缘为中心的“深度感情关系”,一定程度上延续了“需求法则”的研究传统。三者的比较,体现了中西文化的亲密关系模式的突出差异。个体主义文化认知始终预设了情感与工具的二元分离,这种价值层面的二分在实践中促成了情感与工具两个要素之间的混合性交换互惠。家庭主义的“伦理本位”文化模式,趋于形成情感与工具在价值与实践双重层面的高度融合,其伦理责任观始终突出情义优先的“需求法则”。
关键词:亲密关系 家庭主义 个体主义 需求法则 社会交换论
作者沈毅,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南京210023)。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