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推进思政教育改革创新
2024年09月30日 17:1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9月30日第2986期 作者:本报记者 赵徐州

  9月21日,纪念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设立四十周年暨“习近平文化思想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学术论坛在吉林长春主办。与会学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应紧扣时代背景,从思想引领力和政治引领力等层面加强研究,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系统性和有效性,构建具有解释力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体系。
  加强思政教育基础理论研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筑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的根基。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黄蓉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创新要科学把握、准确领会“第二个结合”的意义,守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握牢马克思主义“魂脉”。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孙其昂认为,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应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从学科化到精微化,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深层逻辑研究,以体系化建设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高质量发展。
  东北师范大学党委组织部部长庞立生认为,应从习近平文化思想中的“两个结合”入手,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观点和文化观点,拓展分支学科,完善知识体系,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东北师范大学教授任志锋认为,要把握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强化对自身定位、功能、职责以及学科发展规律的理论自觉,增强自知之明、知事之明、知人之明、知物之明,落实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务。
  增强思政引领力
  思政引领力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要求的科学阐释,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基础和核心要素。武汉大学主流意识形态研究院院长项久雨提出,应通过创新主渠道教学、善用社会大课堂、扩展网络新平台等方式来增强思政引领力。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徐蓉表示,思政引领力的提出是为了应对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卡脖子”问题,因而应思考这些问题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通过理论和言行激发教育对象的内在动力和潜能。
  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沈永福建议,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以适应新时代要求、切合学生诉求,构建协同育人格局,实现课堂内外、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多个维度的全面示范引领。山东师范大学教授商志晓提出,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把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思政课教育,坚持系统管理、因地制宜、特色化探索,建好一支高素质思政课教师队伍。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吴宏政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直接相关,要巩固文化的主体性功能,坚定文化自信,使文化成为民族精神的支撑。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遵循,为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提供了思想指引和实践保障。东北大学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院长田鹏颖提出文化思政的概念,认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是文化思政的根本要求,“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是文化思政的根本选择。哈尔滨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孙立军表示,应深入研究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蕴,从理论武装、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等方面构建实践指导体系。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副部长史巍提出,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理性审视当代社会主流文化和多样文化之间的关系,重视对群体价值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关注亚文化中的新要素和挑战,体现实践立场,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入脑入心。
  将思政教育融入社会系统
  思想政治教育要以马克思主义真理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积极融入社会系统,实现人的观念的现代化。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林伯海提出,应把握社会现实,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社会系统的各个层面。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代玉启认为,应构建基于运行论的思想政治教育分析框架,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为指导,以系统理论为基点,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社会系统中,提升其理论解释力和实践有效性,实现从静态到动态、从一到多、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运行、交互式运行和社会总体大系统对其辐射的运行逻辑,关注运行中的协同作用和可能出现的问题,构建包括关联要素、运行形态、运行方式和评价四个着力点的分析框架,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系统性和有效性。
  山东大学人文社科研究院院长郑敬斌提出,要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范化和多样化,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追求,通过形象设计、传播和评估等方式助力其社会认同,构建良好的主体形象,为思想政治教育赋权增值。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冯秀军表示,青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人群,在“两个大局”背景下,新时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应综合社会学、心理学等范式,构建原理体系、内容体系等,回应时代挑战,引领时代大潮。
  论坛由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主办。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