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改革开放以来,当代西方阐释学理论引介进中国,阐释学也日益成为各学科的方法论基础,但已有研究主要集中于西方阐释学传统或语境中探讨问题。中国学者期待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中汲取智慧,在吸收和借鉴西方阐释学优秀理论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中国自己的当代阐释学。为打造世界话语体系中的“中国阐释”,并在阐释学领域做出“中国表达”,2018年12月17日,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主办的“中国阐释学建构:路径与方法”学术研讨会在三亚召开。此次研讨会从文学、史学、哲学三个学科视角,深入讨论了中国阐释学建构中的路径与方法,并着重探讨了中国阐释学建构何以可能的问题。
与会学者主要围绕中国文艺的阐释理论、世界史中的宏大叙事、历史阐释中的概念创造、阐释的公共性、中国解释学被忽视的路径、中国经典诠释的转向等问题展开讨论。《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编辑部根据研讨会主题,选定了部分学者发言,经作者本人修订形成论文,冠以“开启中国阐释形成中国学派”之名的专题文章公开发表,以飨读者。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的朱孝远教授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的世界史发展经历了规律探寻、知识型世界史、研究型世界史三个阶段,现在进入第四个阶段,即中国的世界史阐释学阶段。中国有着丰富的史学思想,其中不乏适用于中国世界历史阐释学建构的方法论,中国的世界史必须由中国学者来读写,在以历史为依据、以现实需要为动力、以专题分析为手段的基础上,打破西方中心论,在世界史研究上发出中国声音。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的孟钟捷教授从概念创造史的角度,借用科泽勒克阐释学上的“先导概念”论证了阐释的公共性塑造需要在概念认同上经历一个漫长的演化过程。当一些在阐释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概念最终形成“集体单数化”的时候,它们就将转化为今天公共阐释的一种基础。而当下技术的迅速发展可能会在时间上加快先导概念的演化进程,或许我们并不需要100年之久就能达到一种阐释上的公共性,但它毕竟仍然需要时间来消化。
北京大学哲学系的干春松教授认为,中国阐释学自古就不是冷门学问,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都有阐释学的因素。中国近代以来,学者们同样在不同层面追求一种对儒家传统的阐释,但也可能形成不同的强制阐释而离题愈行愈远,这其中关键在于阐释者的立场对阐释活动的决定性作用。真正的阐释者应该有意识地剔除“情感”和“敬意”这样的价值投射,而强调以客观和科学的态度来对待文本。
中国世界史阐释学的构建:路径与方法 朱孝远
概念创造与历史阐释的公共性塑造 孟钟捷
中国阐释学传统及转向 干春松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