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创造世界生态文明美好未来
2019年08月26日 08:5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8月26日第1764期 作者:本报记者 朱羿 实习记者 胡天莉

  8月19—20日,以“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为主题的首届国家公园论坛在青海省西宁市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450余位国内外相关领域代表和专家学者与会,共同探讨了国家公园建设的前沿和现实问题。

  国家公园建设的理论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对人类文明发展进步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近年来,中国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了国家公园体制。三江源国家公园就是中国第一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中国实行国家公园体制,目的是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安全屏障,给子孙后代留下珍贵的自然资产。这是中国推进自然生态保护、建设美丽中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项重要举措。

  习近平强调,中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既要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又要广泛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希望本届论坛围绕“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这一主题,深入研讨、集思广益,为携手创造世界生态文明的美好未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在与会者中引起广泛共鸣。出席论坛的全国政协副主席陈晓光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国家公园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为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提供了思想指引和实践指南。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国家生态安全大局出发,立足我国发展新阶段和人民新期待,大力建设优美生态环境,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进行的系统性变革和重塑。这对于有效保护我国重要自然生态系统、自然遗迹、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提升生态产品供给能力,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深刻阐述了实行国家公园体制的意义、理念、目的和内涵,让我们更加懂得了以一颗谦卑的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极端重要性,用智慧和理念能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的极端重要性。”青海省委书记王建军说,国家公园建设事关生态安全、生态治理、生态秩序、生态美好,建立中国的国家公园体制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结出的硕果,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的抉择,是讲政治、重生态、为人民的抉择,是体现青海生态文明价值、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抉择。

  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的重大创新。”青海省省长刘宁说,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字字暖心、催人奋进,为建好国家公园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不竭动力。

  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三江源地区是青藏高原的“生态安全屏障”。2019年6月,在三江源、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基础上,青海省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共同启动了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建设。青海大学校长王光谦表示,青海地理位置独特,具有重要的生态地位,从这个意义上说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

  与会专家认为,建立国家公园等自然保护地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保护自然生态及自然文化遗产最有效的形式和途径。全国政协常委杨伟民提出,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要把握整合设立、主体功能、主体地位、空间管制等四个关键。北京林业大学校长安黎哲表示,自然体验和自然教育是国家公园的重要功能,其中自然教育是国家公园及保护地游憩利用的核心内容,决定着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地建设的水准,是建设美丽中国、展现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方面。

  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司副司长彭福伟表示,中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是自然保护领域的重大改革,中国有着自己的国情和制度环境,我们必须立足中国实际,不能照搬照抄其他国家的模式。同时,中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也要遵循一般的国际规律和社会共识。

  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旭认为,国家公园具有全民公益性,全民公益性是建立国家公园的根本使命和目的,全民公益性主要体现为国家公园的生态效益全民共享、教育资源全民共享和文化内涵全民共享。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涂瑞和表示,期待中国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方案深入实施,逐步、有效解决以往保护区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不断积累经验,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树立榜样,为全球的自然生态保护提供中国实践和方案。

  本届论坛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公园管理局)、青海省人民政府主办。与会代表通过交流、讨论,达成“西宁共识”。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