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京师学术前沿”工作坊第七期“重塑古都:历史、考古、文学交叉视域下的都城文化、空间与形象”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与会学者以古代都城为主题,围绕都城及其文化面貌、都城布局与空间结构、都城古今形象与文学书写、都城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关系等议题展开研讨。
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康震提出,借助考古学、历史学、文学等多学科研究都城,有助于全景式地探究古代都城文化和形象,生成建构中国都城的话语体系,对于探索中华文明发展和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聚焦中国中古时代典型都城
中国古代的都城起源于夏商周,在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段由萌生逐渐走向定型,明清都城的各项制度日臻成熟。其中,汉唐长安城是中国中古时代都城系统的典范,在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韩建华详细介绍了70年来隋唐长安城考古工作的进展、现状和问题,并发出倡议,未来长安城考古可以整合不同单位的发掘资料,共建共享考古一张图。中华女子学院文化传播与艺术学院讲师王聪从文本角度对《两京新记》《长安志》《唐两京城坊考》等唐长安地理著作的生成过程、引文选择与叙述倾向进行了细致解析,提示了汉唐长安研究中传世地志文献的基础性支撑作用。
相比大一统时期的都城长安,六朝建康展示的是文化精英偏居一隅的制度构想。对建康城的研究也已有近百年的学术积累,近年来,就路径而言,研究者进一步关注都城圈的文化秩序与社会结构。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吴沂澐认为,东晋南朝时期都城的迁移影响了文人对晋室播迁的书写,从“东迁”到“南渡”的文本变化过程,实际体现了新文化秩序的确立。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陆帅提出,相比以往对建康上层政治人物的讨论,更应关注南朝都城的基层社会与边缘人群,比如探讨陆续涌入建康的“新侨民”的居所、生活、社会关系,可揭示有别于以往认知中属于精英阶层的建康城市面相。
揭示都城布局与空间结构
宫城与宫殿是都城布局中的核心构件,对宫城宫殿遗址进行发掘,并对其空间方位、形制布局进行复原是考古学的重要工作。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沈丽华结合最新发掘进展,从宫城结构和宫城轴线两个方面提出对东魏北齐邺城宫城布局的新认识,即邺宫具有多重宫墙结构,宫城设计和功能分区规整谨严,直接影响了唐长安太极宫的布局。
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教授李永则从唐都长安宫城“三大内”之一的兴庆宫切入,通过回顾其营建背景及进程,提出应正确认识唐都长安三宫制形成的历史过程,并进一步思考宫城建置在历代王朝统治结构与礼仪秩序中发挥的作用。
除借助考古手段揭示城市空间结构外,历史学、文学领域的学者也关注文献书写和塑造的城市空间及其社会文化意涵。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副主任史睿以有传统世家背景的萧颖士为例,提出或可依据萧颖士见李林甫的三种文学叙事,归纳出都城中士人与宰相进行社会交往的空间模型。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教授辛晓娟关注文学文本中的都城道路书写,提出唐代诗歌中的长安道被引申为一条充满政治隐喻的人生之路,为源自汉魏的长安道主题注入了新活力。
探索跨学科都城研究路径
都城是一座舞台,虽然中国古代都城恢宏建置已成为历史的陈迹,但可以借助多学科的手段,贴近古都的现场。针对跨学科都城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马东瑶表示,在研究层面,都城首先是一个物质的都城,继而涉及人类活动而构建的制度、政治、秩序等话题,再到对都城的书写,这三个层次都需要考古学、历史学和文学的共同参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徐畅提出,跨学科的都城研究是一个宏观的期许,在具体实践中,可以尝试寻找各学科有共同话题的模块或主题词切入,比如城市空间就是一个很好的话题。
康震提出,都城研究的焦点是都城的形制和形象,涵盖了物质、制度、精神等多维度,进而引申出都城是什么、应该是什么、需要成为什么三方面问题。这些问题不是单一学科能够完美回答的,从考古学、历史学、文学等多学科切入,运用各学科擅长的手段、视角、方法,有助于全景式地探究古代都城文化与都城形象,而以都城为切口进行中华文化的研究,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工作坊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京师书院主办。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