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文化基础 维护文化安全
2018年11月05日 08:5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11月5日第1567期 作者:本报记者 段丹洁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文化安全与政治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密不可分。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家文化安全在国家安全中的地位逐渐上升。有学者表示,文化安全关乎国家未来,只有积极发展文化,提高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自信,才能真正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文化安全至关重要

  文化安全是国家总体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共中央党校文史部教授范玉刚表示,文化安全既是国家安全的题中应有之义,又在维护国家总体安全中发挥着重要保障作用。文化安全态势深刻影响着一国的文化主权及其文化生态。国际经验表明,对于一个大国而言,文化越开放,文化的包容性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就越强,就越容易形成有影响的文化高地。只有自身文化实力强大,充满文化自信,在文化发展和传播中拥有话语权,才能真正捍卫国家文化安全。

  “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中的一种内容、一个层级和重要一环。”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国际事务部执行主任陈超表示,“一种内容”是指文化安全是国家总体安全观中与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等并列的一部分内容;“一个层级”是指文化安全处于国家总体安全观中与总体安全、强国兴国有关的上层建筑层级;“重要一环”是指文化安全既是一种安全手段,又代表着国家和民族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陈超称,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是一国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国家和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也符合建设新型国际关系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要求,重视文化安全的研究与建设,对于维护国家发展意义重大。

  发挥主流文化作用

  国家文化安全包括文化认同安全、文化传播安全、文化资源安全和文化产业安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惠鸣告诉记者,文化认同安全是维护国家认同与政治认同的安全。国家认同是维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基础。文化传播安全是维护和保障国家核心价值观、主流意识形态以及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播,并有效掌握国家的核心传媒体系和传播的主导权。文化资源安全是维护国家的文化遗产和各类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的安全。这是维护国家文化多样性和文化发展潜力的重要领域。文化产业安全是掌握国家文化产业主导权,防止文化产业的核心领域和核心竞争力被外资控制或主导,并不断提升本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

  就国家主权意识来讲,文化安全对外确保文化主权神圣不可侵犯,对内保障公民文化权益,防范和抵制不良文化渗透。范玉刚表示,一个国家的文化发展选择权和长期形成的文化传统必须得到尊重,包括国家文化立法权、文化管理权、文化制度和意识形态选择权、文化遗产保护以及文化传播交流自主权等。要发挥主流文化在国家文化稳定、社会和谐、民族凝聚、身份认同等方面的精神感召作用,维护公民文化权益。

  进入融媒体时代,更要注重国家网络文化安全。陈超认为,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信息网络很容易突破地理疆域的概念,一国的文化安全更易被整体地暴露在各类信息载体的围攻之下。此外,文化内部和文化之间广泛存在着“新与旧”“内与外”“同与异”等矛盾因素,新媒体的“匿名”和“无界”特性更易于引发这些矛盾,且矛盾的爆发较之以往更缺乏酝酿期和缓冲空间。因此,要特别注意信息时代的文化安全。

  主动掌握文化领导权

  当前,中国广泛参与全球治理,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范玉刚表示,影响国家文化安全的因素不仅有外部威胁,还有内部因素。外部威胁来自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文化交融和冲突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冲击,西方文化霸权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挑战,以及网络信息对主流价值观的解构。内部因素在于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不同观念和文化之间调节、融合,形成了现实中一系列文化思想的激荡。面对当前国家文化安全态势,我们应以积极发展自身文化来确保文化安全。在中西文明互鉴视野中发展文化,提升互联网治理能力,尊重文化的发展规律和特点,以文化的方式来治理文化,掌握文化领导权。

  在惠鸣看来,维护国家文化安全要坚持政治原则,以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坚持法治原则,发展文化法制,依法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坚持市场原则,完善文化市场,培育思想市场,在市场竞争中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提高我国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不断扩大中国发展理念、中国价值取向、中国智慧的国际影响力;坚持开放原则,防止以文化安全之名走向文化封闭。

  维护国家文化安全,要找准根基,确立文化中的核心价值,重视文化中的传承因素,树立国家民族的主流文化。陈超提出,以兼容并蓄的姿态,将传统精华与时代特征融为一体,保持文化的先进性和广泛认同感。加强文化产业化能力和文化创新能力,重视文化理论研究和文化产品生产,提升国际竞争力和适应力。培养国民的文化自觉与自信,引导文化生活健康向上发展,识别抵制异质文化霸权渗透。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