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泓:找准完善评价体系的切入点
2018年05月10日 08:1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5月10日第1447期 作者:谭泓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在此过程中,建立科学权威、公开透明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价体系,建立优秀成果推介制度,把优秀研究成果真正评出来、推广开,日显重要。在学术成果评价体系建设中,找准切入点引领学术方向、提升人才素质,成为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期盼。

  学术成果评价体系,事关人才素质提升、学风道德建设和学术方向引领。无论是对于学科建设、争创一流还是对于职称评审、人才选拔,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价体系是否科学权威、公开透明都备受关注。成果评价体系具有激励性、鞭策性,通过竞争性评价机制促使优秀人才尤其是青年人才不断脱颖而出,将有力地促进人才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科研队伍不断壮大、人才素质不断提升的蓬勃局面的形成,迫切需要评价体系的完善。科学权威、公开透明的成果评价体系,对于改变“有数量缺质量、有专家缺大师”的状况和整治学术浮夸、学术不端等问题,都至关重要。面对“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水平总体不高,学术原创能力还不强”的状况,从学术命题、学术思想、学术观点、学术标准、学术话语等角度,学术成果评价体系着力加强对学术方向的引领至关重要。

  重视对理论创新、智库建设、社科普及的引领推动。如果研究停留在“逃避现实、闭门造车、坐而论道”的状态,不仅使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脱离实践、无的放矢,更使教学工作难以跟进社会发展、学生毕业难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需求。科学的成果评价体系、优秀成果推介制度对于促进成果实践转化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成果评价和推介制度,在推动产生精品力作、推出优秀人才、整合学术资源、促进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引领作用。评价标准制定与评选过程导向,对于引导学者潜心学问、服务现实、奉献社会至关重要。优秀成果推介制度更能直接引领推动理论创新、智库建设、社科普及。坚持不懈地科学探索成果评价体系和优秀成果推介制度,使其更具引领、激励作用,是时代所赋予的重要职责。

  创新思维,高度重视定量定性思维结合推动。与自然科学成果评价相比,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价更为复杂。缺乏公认的量化标准的随意性评价,是影响评价结果公正性也是催生学术不端与学术腐败的主要原因之一。面对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我们应该有责任、有信心强化定量和定性思维的融合,坚信伴随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事业的不断发展,可以制定出明确的成果评价量化标准。成果的客观量化评价可对出版、发表、结项、批示等赋以基础分值,同时对转载、观点摘登、引用、批示、采用等赋以反响分值。成果的同行专家评审可从创新程度、综合水平、研究难度、成果价值等方面赋分。评审专家的专业素养与道德素养,仍是确保评审权威公正的关键。基于这些特点,以大数据思维根据成果学科专业分布,从专家数据库对应抽取评选专家,可以确保专家研究方向和学科成果的一致性。在大数据时代,实现定性思维与定量思维的融合超越,将是推动建立哲学社会科学评价机制的重要探索方向。

  重视学术伦理的软约束和评审制度的硬措施。学术生态问题尤其是学风浮躁、学术不端、学术腐败等弊端,严重影响学术发展,阻碍学术创新。成果评价体系倡导学术研究的科学精神,并蕴含推动社会发展的深层导向价值。它是学术成果评奖的标准依据,也是由多维标准、规则组成的系统。学术评奖是良性学术生态形成的基础环节,相近学科的同行专家评审能够真实反映成果水平,评审专家理应遵循学术准则,以深厚的学识修养赢得尊重,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引领风气。克服评审中的各种症结,必须依靠学术良心伦理的软约束与定量盲评制度的硬措施的共同制约。在大力倡导学术伦理、评审责任的同时,“成果匿名、评审实名”机制的实施,使得主观定性评审以客观定量赋分成为现实。评审制度的硬措施更是优良学风形成的关键,评选过程强化定性定量评判,重视程序透明公正,加大对于学术规范、学风道德等的评判力度,以评选过程经得住监督与获奖成果经得起检验的示范效应,推动学风道德建设、促进良好学风形成,促使学者克服狭隘学术观、摆脱庸俗关系学,培育面向实践、潜心治学、勇于担当的学术精神,形成崇尚精品、严谨治学、注重诚信、讲求责任的优良学风,营造风清气正、互学互鉴、积极向上的学术生态。当前,以清醒的理论自觉维护优良学风,也应是评奖机制改革探索的重要目标之一。

  (作者系青岛大学劳动人事研究院院长、教授)

责任编辑:刘远舰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