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课与本土教育对接更受青睐
2018年04月27日 08:2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4月27日第1440期 作者:本报记者 侯丽

  “慕课”(MOOCs)在线教育模式近年来风靡全球,掀起了教育界的重大革命。然而,全球高校和教育机构提供的在线课程在本土化(indigenous)过程中,面临着跨文化、跨学科、跨教育模式等多方面的难题。4月16日,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就慕课如何本土化的话题进行了讨论。

  起到最大教育效果

  近年来,全世界有数百万用户通过网络学习各类课程,且用户数量还在与日俱增。慕课资源的提供者也走向多样化,包括第三方线上平台、高校等教育机构和社会教育组织等。越来越多的知名高校加入了慕课一族。慕课家族的壮大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教育不均衡的问题,越来越多的人们可以聆听世界一流教育机构的课程。但与此同时,慕课的教育方式以及成效越来越多地引发教育界人士的关注。

  在加拿大,近期出现了很多类似的讨论,比如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和多伦多大学都讨论过慕课如何更好地对接“本土化的世界观和教育”等问题。加拿大汤姆逊河大学讲师马修·斯川奈赤(Matthew Stranach)表示,讨论慕课在不同社会的存在状态问题很有必要。他认为,当人们在讨论慕课的本土化时,主要关注的是慕课与人们的认知模式、行为方式、文化风俗等的关系。这也意味着慕课教育需要纳入当地社会的教育、组织、文化和社会结构中,才能被更好地接受和理解。

  斯川奈赤表示,在加拿大真相与和解委员会发布的94个行动呼吁中,有7项专门针对教育,其中一项便是“教育和解”(education for reconciliation)。他认为,“和解”正是慕课教育需要与当地教育互相融合,以起到最大教育效果的核心思想。

  慕课存在的困境

  英国牛津大学工程科学系对慕课所做的一项研究显示,慕课看似没有门槛,但对学习者的要求其实很高。它不仅要求学习者具有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还要求学习者具有较强的通过网络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慕课学习中,学习者之间的交互学习成为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教授杰哈德·费希尔(Gerhard Fischer)表示,学习者往往只注重慕课讲授者提供的资料,而对共同学习者提供的资料和问题漠不关心,学习者大多对同伴的相关讨论和评价不以为然。东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系教授顾小清等认为,在学习管理与开放资源交互特征的影响下,慕课课程的教学模式也与以往不同,学生在学习时缺少沉浸感,更多像是在教室后面观摩课程,缺少进一步的交流与反馈,难以检验知识的掌握程度。

  斯川奈赤提出,慕课目前存在着几大问题。第一,慕课很容易变成说教的教学方式。慕课在课程设计和交互促进方面存在短板。在线平台提供的慕课课程,几乎全部采用了相对单向的教学方法,教师和学生之间几乎没有互动。第二,慕课会稀释或者扭曲一些复杂的教学内容。比如,来自他国的慕课往往会扭曲加拿大本土文化的复杂多样,相关慕课课程无法对民族关系进行详细的讨论。此外,慕课课程的完成率非常低,这与庞大的初始参与率形成了对比,可能会导致相关学术和公共话语内容的讨论被稀释与减少。第三,越来越多的慕课课程呈现在互联网世界中,学习者对于真正有价值的慕课的挑选和学习可能存在困难。

  进行本土化内容的开发

  斯川奈赤认为,慕课应该更多地基于地点、项目、当地语言进行本土化内容的开发和适应,本土化内容具有巨大的受众潜力。如果慕课的开发和项目落地能更多结合当地的文化特征和教育消费习惯等,将更有可能获得更多慕课学习者的青睐。

  顾小清等人认为,慕课在一些具体技术问题上也应该加强改进。如慕课可以穿插提问与随堂测试环节,以便及时检验学习效果,并在一定周期内开展话题研讨,鼓励学习者使用自己熟悉及便捷的工具来获取学习资源。顾小清表示,慕课时代下的教育不再局限于让学生跟随知名教授学习,还在于通过对海量用户数据进行精密分析后的结果反馈、课程完善、应用生成、个性化教育发展,这才是慕课对传统教育的颠覆之处。因此,在本土化过程中,嵌入学习分析技术是慕课未来发展的一大趋势。

  另外,有学者认为,慕课在本土化过程中,还应该在新的教学模式和场景互动、联网运营管理等方面进行创新。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