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古典园林美学意蕴
2018年02月12日 08:4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2月12日第1393期 作者:本报记者 段丹洁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古典园林熔建筑、文学、哲学、戏剧、绘画、书法、雕刻等艺术于一炉,是对美的综合阐释,对艺术美学的综合反映。中国古典园林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也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宗教信仰、文化艺术等的综合反映,是将自然中的山水、植物等元素,按照自然之理精心组合,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审美极致。

  园林历史源远流长

  中国园林具有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审美趣味不断发生变化。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曹林娣表示,中国园林在规模上由大到小。秦汉象天法地,气势磅礴;魏晋时期,大多青睐山林别墅式园林,体现大自然的粗犷;宋后,园林选址逐渐自山林地向郊外及城市转移,园林规模虽逐渐缩小,但精心规划设计,内涵越来越丰富。创作方法上,园林逐渐趋向人工化。先秦两汉利用大自然略加点缀建筑;六朝至唐“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对自然提炼,融入诗情;宋代园林诗画渗融,写实加写意;明代至清代前期重意境营造;清中叶后逐渐程式化,建筑围合,划分山水,妙造自然的主旨有所削弱。

  在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王振复看来,中国古代园林经历了一系列历史变迁,殷周主要是模拟神山圣水的帝苑,汉代出现官宦文人私园,魏晋始筑寺观园林,唐代始有城市“公园”的雏形,明清则大兴文人园和帝王苑。

  展现人与自然融合之美

  中国古典园林的审美追求“外适内和”,园林既要有山水风月之美,又要获得美的心灵滋育,生存空间环境和精神空间环境并重。曹林娣认为,中国以诗文构园,营造“诗意栖居”的文明实体。园林空间布局,体现了中国礼乐文化之美。皇家宫区、寺庙、衙署、住宅,是“顺天理,合天意”的礼式建筑,采用的是均衡对称的布局,庄重肃穆;私家山水园和皇家园林的苑景区则为活泼多姿的杂式建筑,花间隐榭,水际安亭。

  中国古典园林虽然为人工建造,但是其中体现出崇尚自然的美学观念。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廖国伟表示,首先,园林讲究妙造自然不露人工痕迹的造园法, 尽力体现一种人工与自然景象融合的境界,通过借景的方式,把天地自然的景物引入人工建造的园林。几乎每个园林都有湖或池水,通过水中倒映的日月山川以及天光云影,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景。其次,园林中的诗词歌赋和楹联,能够唤起游园者心中无限的景,以及不同的游人与景观构成的不同意境,从而感受到中国古典园林虚实相生、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意境追求。

  “园林建筑、水系、道路、山石、花树和各种文学艺术等因素,营构了园林有机的审美系统,构成园林美的空间意象,进而使人领悟深度的美感即‘美的哲学’境界,这便是园林的美学意蕴。”王振复谈到,花木扶疏,凉亭涵虚,曲径通幽,水潭净碧等,好似春风吹送的一曲江南丝竹。平面造型严正的厅堂或假山嶙峋,又好如男低音。而照壁平素的美,令人神驰心撼。叠山理水、模拟自然,是中国园林的主要表现形式,有“以大见大”和“以小见大”两种造园法式。前者如颐和园,恢弘的平面布局呈现皇家气度,象征宇宙精神的浩茫无垠;后者如所谓“半亩园”,仅三二遗株,拳石勺水,有“人境壶天”、“芥子纳须弥”的美趣。

  推动园林美学研究走向深入

  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逐渐增强。在廖国伟看来,古人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园林遗产,不仅展示了古代人民在园林建造方面的智慧与创造力,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综合载体,为当代园林建设提供了有力参考。

  谈及如何加强中国古典园林美学的研究,推进园林美学的发展,王振复认为,中国园林美学的研究,应重新全面搜集、整理与研究以《园冶》和历代“名园记”为代表的园林等资料;开展对现当代公园、城市与乡村居住环境园林化的研究;对浙江象山校舍等一批作品将园林理念融渗于建筑环境设计的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总结。

  当前在西方景观理论席卷中华大地之时,中华传统园林面临失语的危险。曹林娣称,各类仿古新园林虽然相继出现,但大多为克隆经典园林或符号的搬迁,缺乏文化内涵和诗情画意。中国古典园林天人合一的营构理念和诗意栖居的生存智慧,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文化资源。新园林创作,唯有继承古典园林文化艺术的精髓、汲取他国优秀文化因子,既不迷失自我,又不故步自封,方能根深叶茂,风景常新。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