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中俄交通大学校长论坛在西安举行
互联互通 合作共赢
2017年12月22日 08:3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12月22日第1358期 作者:本报记者 陆航

  交通运输是“五通”的战略支撑和先导,是我国加强与周边国家经贸往来和人员交流的重要载体,也是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建设的重要内容。12月15日,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主办、长安大学承办的第四届中俄交通大学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金砖国家交通类大学校长论坛在西安举行。俄罗斯26所院校代表,巴西、印度、南非、马来西亚、巴基斯坦、埃及、乌克兰、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的11所高校代表,我国65所院校代表以及13家企业代表近千人出席会议。围绕会议主题“互联互通 合作共赢”,记者采访了部分与会学者及代表。

  历史与时代的鲜明特征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高铁经济与高铁品牌交相辉映,成为了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为开展高铁经济的理论研究、构建经济发展的新版图、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国民航业形成了国际化、大众化的市场,发展起了国际竞争力较强的大型航空公司,具备了制定国际民航规则标准的主导权和话语权的能力,成为了引领国际民航业发展的翘楚。高速公路里程世界第一,高速铁路里程世界第一,港口货物吞吐量世界第一……今天,对于拥有若干“世界第一”的中国交通来说,自信走出国门,联通世界,已成为历史与时代的鲜明特征。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中国俄罗斯友好协会副会长宋敬武表示,此次论坛聚焦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高等教育合作,高度契合中俄两国战略需求,也是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和“欧亚经济联盟”倡议、深化金砖国家合作的实际举措。与会的中外交通类高校代表称,他们会借此机会,通过充分探讨、调研,为深化两国交通领域合作、增进民间友谊书写新的篇章。

  中俄两国在水路、公路、铁路等多个领域的合作富有成效。俄罗斯联邦议长马特维延科·瓦莲京娜·伊万诺芙娜专门为此次论坛发来贺信,她在贺信中表示,中俄两国在培养交通领域高级专业人才方面的合作,直接关系到丝绸之路经济带同俄罗斯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实现。

  持续推进高校交流与合作

  得益于中俄交通大学校长联盟的高效工作机制,此次论坛还吸引了一批金砖国家大学以及其他国家的大学前来参会,高校间的合作为推动国际交通体系一体化进程作出了重要贡献。

  北京交通大学校长宁滨认为,现代轨道交通领域人才培养,要面向工程实践,培养工程型创新人才;聚焦基础理论,培养研究型创新人才;瞄准行业发展,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服务国家战略,培养国际型创新人才。

  俄罗斯交通大学校长列文·鲍里斯·阿列克谢耶维奇认为,交通类大学实施服务国家战略,需要在双学位学士及研究生培养,联合科教招商项目,国际组织形式活动,汉、俄语研究中心等方面建立伙伴关系,推动中俄形成统一的欧亚交通运输物流体系,并扩大这一领域伙伴关系的范围。发挥中俄交通大学的作用,为两国的战略伙伴关系的发展提供人才与科学保障。

  近几年中俄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合作成果丰硕,圣彼得堡国立交通大学校长潘尼契夫·亚历山大·尤里耶维奇特别提到交通领域的合作,称发展势头强劲。他表示,接下来俄方将和中方一道继续解决更多复杂的问题,开展更多重大项目的合作。希望有更多国际交通类院校参与到联盟当中,持续推进世界各国高校之间进一步的交流与合作,增进教育合作交流的广度和深度,构建“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共创人类美好生活新篇章。

  构建“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

  2014年,首届中俄交通大学校长论坛在俄罗斯圣彼得堡成功举办,成立了中俄交通大学校长联盟,搭建起中俄两国交通大学合作的重要平台。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杜玉波表示,中俄交通大学校长论坛在推动两国高校在交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提高两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化水平、促进教育对外开放和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中俄人文交流的重要平台。

  “独行快,众行远。合作交流是沿线各国共建‘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的主要方式。”杜玉波称,中国高校特别是交通类高校,要积极回应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关切,服务共建“一带一路”的实践要求,充分发挥学校优势,积极开创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真正担负起服务国家战略、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培养新工科人才的历史责任和使命担当。

  长安大学党委书记杜向民认为,高等学校在推进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的国际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肩负着特殊使命。此次论坛在中俄交通大学校长论坛的基础上,扩展到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金砖国家交通类高校,旨在构建更广泛、多元、有深度、持久的合作共赢关系,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汇聚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在培养更多外向型人才的同时,中国高校迈出国门,校企联合助力中国企业“走出去”。长安大学校长陈峰提出,搭建中俄两国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高校、研究机构、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平台,促进国际间科技创新合作与技术转移,从推进信息平台建设、攻关技术难题、构建融合发展体系等方面开展工作,力争在交通行业人才培养、科研平台共建、国际和区域性重大工程项目联合攻关、技术服务与咨询等方面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