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马克思主义理论视域出发 辩证认识人工智能的社会效应
2017年11月06日 08:3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11月6日第1324期 作者:本报记者 陆航

  “阿尔法狗”(AlphaGo)是首个在围棋对弈中战胜人类世界冠军的计算机系统。今年初,“阿尔法狗”横扫中韩等国顶级棋手,10月它又被自己的新版算法“阿尔法元”(AlphaGo Zero)战胜。人工智能领域的一系列新现象、新突破,引起学界对人类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思考。

  11月4—5日,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技与社会(STS)专业委员会主办,西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陕西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共同承办的“首届马克思主义科技与社会高端论坛”在西北工业大学举行。来自国内20余所高校的50余位学者聚焦科技前沿与社会发展,围绕“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中的STS问题”、“技术批判理论的逻辑演进与理论实质”、“技术设计中的‘道德物化’”以及“工程哲学与工程文化”等问题,以多学科及跨学科视角,探讨马克思主义理论视域中的“科学、技术与社会”问题。

  增强对人工智能的认识与理解

  “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视角出发,思考科学技术的社会效应及其有效性限度,合理评价智能科技的未来发展前景,积极面对、研究和发展智能科技,合理而恰当地引导人们对智能科技进行认识,已成当务之急。”陕西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长、西安交通大学国际信息哲学研究中心主任邬焜认为,真正可以导致人工智能对人类伤害的因素不是人工智能本身,而是设计和控制人工智能的人。

  陕西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秘书长、西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张云龙表示,人工智能是一门正在发展中的综合性的前沿学科,它是在计算机、控制论、信息论、数学、心理学、哲学、语言学等学科相互综合、相互渗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交叉学科,其核心是对大脑的模拟,本质是延伸人类智能。人工智能与生物工程、空间技术被列为当今世界三大尖端技术,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加速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作为认识主体的人,人工智能技术促进了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为人类认识世界提供了一种新的、有力的方法。“从马克思主义理论视域出发,探讨‘科学、技术与社会’问题,可以增强对人工智能的认识与理解。”

  邬焜提出,人工智能是人的解放者而非压迫者。“因为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的发展最终解放的是人的体力劳动、脑力劳动,最终发展出来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新型关系。它不仅解放和重塑了人,解放和重塑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且解放和重塑了人自身的本质。”

  技术不是孤立的

  陕西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秘书长、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邓波认为,与技术革命相伴随的基因革命将人类对技术的哲学、伦理反思引向深入,例如,当多莉羊出现在镜头中时,人们方意识到克隆技术会对伦理和社会结构等问题可能造成的影响。类似的情况一定会发生在人工智能领域,但人工智能与人类对机器的运用和对生物基因序列的改变,并不在一个维度上。此前的技术只是对人类自身习惯和人类自身物理存在形态的改变,人工智能关系着人类的存亡命运,不容半点闪失。当然,如果就此因噎废食也是没必要的,重要的是在技术发展的同时,对其未来发展应做更多哲学上的反思。

  当前,科技进步一日千里,人工智能发展升级的速度也快于以往任何一次技术革新,正全方位、加速改变着人类生活。人工智能为人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人们普遍担忧,如果对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应对不够及时,可能对人类社会产生一系列隐患乃至冲击。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长江学者胡大平认为,技术不是孤立的,而与其他人类社会生活要素密切联系在一起。“技术问题是社会问题,更是生存问题。今天,我们面临着一个临界时刻:如果不能抓住它的缰绳,技术这匹烈马在急速奔驰中就会把人类掀翻在地。”

  中国学者积极开创工程哲学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新的、先进的生产力不断取代旧的、落后的生产力的过程,其中科学技术推动着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而在这方面,工程科学技术起着最重要、最直接的作用。”邓波认为,工程活动是现代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工程活动不仅是对特定目标的技术的综合集成,而且是在技术、经济、文化、环境等因素综合作用下的一种社会发展活动。因此,我们必须在工程哲学的指导下,有效地选择、设计、建设和运行工程项目,以加速我国的现代化进程。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工程哲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李伯聪对此表示赞同。他认为,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都是西方学者开创的。可是,在开创工程哲学时,中国学者没有落后,而是和西方学者基本同时“各自独立”地进行了工程哲学的学科开创工作。“如果仔细观察开创步伐的时间顺序,甚至可以发现中国学者在率先出版学术著作、率先成立学术团体、率先召开学术会议、率先出版学术期刊四个方面迈出第一步的时间都比西方同行至少早一年时间。” 李伯聪告诉记者,中国学者在迈出开创工程哲学的步伐后,又继续踏上了探索和开拓工程社会学的新征程。

  与会学者提出,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大发展大变革的新时代。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要关注科技发展,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加强对历史经验和实践问题的分析研究,提炼出有学理性的新理论;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中国思路和中国方案,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中国贡献。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