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2017年11月03日 08:2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11月3日第1323期 作者:本报记者 张杰 张清俐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10月28—29日,山东社科论坛——中国乡村社会治理与文化建设学术研讨会在山东滨州举行。来自社会学、人类学、艺术学等诸多领域的学者从多学科研究的视角,探讨交流了创新乡村治理与推动农村发展路径。

  乡村社会流动性增强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的推进,农村社会的发展变迁也在持续推进,中国农村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陆益龙表示,中国乡村社会现如今已经迈入后乡土中国时代。后乡土中国反映的是当前中国乡村社会的基本现实,即在经历诸多变迁与转型之后的乡土社会,部分乡土性如地缘关系、熟人社会和家庭农业等依然存在,但在现代化背景下,村落及其社会经济结构与诸多制度安排等都已不同于传统乡土社会。

  在陆益龙看来,当前乡村社会的村落共同体、家庭农业、熟悉关系和礼俗习惯依然存在,这表明乡土性特征仍部分留存。然而,如今的乡土性受到系列乡村改造与市场转型的影响,不流动的乡土已演变为“大流动”的乡村。乡村社会结构出现了分化和多样化,乡土文化在与现代性文化的交汇与碰撞下,也产生了文化与价值的多样化趋势。

  流动性成为当前乡村社会的重要特点。北京大学教授朱晓阳表示,应当重新审视“空心村”。当下出现的县域“城—乡两居人”,体现为农民进县城工作、买房居住,保持与乡下村庄联系。在当前时空伸缩条件下,“空心村”和县域城市是他们生活“场所”的内在部分,但社会科学仍然将农村与城市看成是隔绝和二分的,看不到“场所”的弹性与延伸性。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王建民认为,文化在不同时空具有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不同乡村、区域的文化观念和知识体系,是人类多样性文化财富的来源,对于现代国家具有重要价值,使得人类在面对挑战时有更多选择。乡村建设已经成为一项紧迫任务。

  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方李莉表示,当今乡村建设的目标是恢复乡村活力,不仅要让乡村富起来,还要让乡村美起来、时尚起来、生动起来、文艺起来,具有地方特色。而这就需要有新的创意、新的生活样式。

  激活乡村传统文化资源

  “就乡村社会治理而言,无论我们怎样界定这个概念,它的实质性内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乡村社会秩序形成与维持的途径和过程;二是乡村社会发展的实现路径和过程。”陆益龙表示,乡村社会治理对于乡村秩序构建、乡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推进乡村社会治理与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发现、重估、修复乡村价值。方李莉说,发现乡村的价值是以对现代化危机和发展代价的反思为前提的,同时是对城市发展模式的反思。重估乡村价值是要在尊重乡村独特性与历史传统的基础上,把乡村价值放在文化多样性和社会共生的视野中,重估乡村的主体性以及在世界未来多样化发展中的地位。修复乡村价值指的是修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在修复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在乡村。

  推进乡村社会治理离不开乡村文化建设。“乡村文化建设实践要将村民的自我选择、动员村民的自我行动放在首位。”王建民表示,在充分挖掘乡村文化资源的过程中,要让村民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上自主选择习惯使用的表达和呈现方式,发挥村民的创造性。政府应当配置适当的公共文化资源,扶植民众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文化活力。他认为,乡村文化建设不仅是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使国家文化事业更好地服务于乡村,更要着力发现乡村自身的文化传统,并以此为重要的建设资源和建设基础,将文化建设与消除贫困、可持续发展、提高妇女社会地位、文化间的交流与互动、观念与信息交流、群体和个体思想与价值观的表达等社会事业联系起来,力求将乡村文化重新激活。

  探索中国特色乡村建设之路

  陆益龙说,让乡村社会得到更好的发展,并非单方面力量、单一路径就可以实现,还需要在政府、市场和社区之间形成良好的协作机制,以达到激活三种力量共同参与乡村发展的多样性道路。在创新农村社会治理手段方面,陆益龙认为,需要把握三个关键问题:第一,理顺法理和礼俗的关系;第二,通过制度建设与治理实践,解决农村社会治理中面临的一些制度模糊空间的问题;第三,在选择和创新农村社会治理手段时,始终坚持互惠原则。

  方李莉提到,要建设中国新的乡村文化,必须走中国人自己的路。要看到中国乡村不仅是先辈留给我们的一笔巨大财富,也是留给人类的一笔巨大财富,我们一定要珍惜并合理利用它。

  美丽乡村建设离不开精准扶贫脱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叶敬忠提出了“巢状市场小农扶贫”的思路。他说,自2010年起,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在河北省易县坡仓乡开展了一项“巢状市场小农扶贫试验”的行动研究。研究显示,以健康农产品和地方特色食物产品的小农式生产为“产业”,以城市消费者对健康食物的需求为出口,以远离自由市场和充满信任的“巢状市场”为交易与互动的组织形式的“巢状市场小农扶贫”,可以成为一条具有高度可行性和长期稳定性的可持续生产扶贫途径,且能彰显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