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网络知识付费持久生命力
2017年10月23日 08:3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10月23日第1314期 作者:本报记者 赵璐

  作为一种传播模式,知识付费通过共享知识信息获得收益。随着国内知识付费平台不断涌现,网络知识付费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网络知识付费有何价值?如何推动网络知识付费持续、健康发展?就相关问题,记者采访了有关学者。

  付费将成知识分层的标尺

  在信息爆炸时代,通过移动互联网传播的知识呈现出自由、碎片、便捷的特点。越来越多的用户希望获取更多质量精、内容优的知识内容。知识付费有利于改善移动互联网用户体验。

  “在互联网海量信息带来的认知盈余时代,网络知识付费能够在短时间内精准满足用户信息需求,是获取用户注意力资源的关键所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传媒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黄楚新表示,知识付费平台以筛选高质量信息来满足用户个性化、定制化的内容需求,为用户节省了时间与精力成本。

  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院长李明德认为,知识付费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它将智力与技能作为一种买卖资源带入互联网,实现了流动与调配,突破了以往的人际互联、人物互联,是从互联网到物联网再到智联网的不断升级。

  在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周凯看来,网络知识付费有利于培养用户尊重知识的观念,帮助用户从漫无目的、被动地接受知识向积极、主动地寻找知识转变。同时,吸引用户从知识接受者向知识提供者转变,增强自身的思考与总结能力。周凯表示,付费将成为知识分层的标尺,优质内容会得到进一步鼓励;缩短与“知识领袖”的距离,也为用户提供了高效快捷地获取有针对性知识的渠道。此外,知识付费平台的兼容性和自由度较高,也为扩大小众与非传统知识市场、丰富知识种类提供了帮助。

  消费升级时代,生存型消费已不能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大众消费呈现向发展型消费转变的趋势。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刘畅表示,网络知识付费是在社会财富和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之后产生的一种高级消费形式。它体现出人们对精神性、灵魂性内容的追求;对于具有特殊需求的群体而言,属于一种小众或分众传播,有极强的针对性。

  知识付费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如今,网络知识付费产品不断增多,各种知识付费平台出现,人们在享受知识红利的同时,对尚处于起步阶段的网络知识付费模式存有隐忧。

  李明德表示,从整体来看,知识付费的内容供给主要依靠用户生成模式,也就是从用户身上获取大量内容资源,再分发、卖给需求用户,这就导致了当前知识付费产品数量繁多但质量参差不齐的状况。此外,知识付费作为一种盈利模式,受到市场推手影响,可能出现过度迎合市场的现象,甚至出现过度“娱乐化”、“情感化”倾向。

  黄楚新表示,作为互联网时代重要的价值富矿,内容生产成为互联网创业平台的核心业务,网络知识付费驶入发展快车道,顺应时代发展。但也应认识到,目前内容生产版权保护机制仍待完善,盗版内容的传播极大地降低了付费用户体验感。此外,资源分散致使可替代性产品增多,内容生产者即将面临维系可持续内容付费链这一挑战。

  周凯认为,网络知识付费面临三方面的问题。首先,网络知识付费强调互动性、即时性,通过音频或直播方式传播的内容居多,信息质量难以控制,这给监管带来一定压力。其次,网络知识付费强调的是“授人以鱼”而非“授人以渔”。用户通过知识付费平台抓取碎片化信息以解决当下遇到的问题,但长期来看,这容易造成信息传播碎片化,不利于用户深度思考。最后,传播内容中消遣类知识和猎奇类知识众多,悄然滋长出一种娱乐化倾向,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提供优质内容是关键

  受访学者表示,为优质内容付费日益成为消费者的内在需求。因此,优质内容的生产是推动网络知识付费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

  李明德提出,知识付费的核心增长点是提供高精尖的优质内容,而不是制造各种迎合消费者的体验和噱头。因此,应在后续发展中提高知识付费产品供给的准入门槛、制定产品服务的明确标准,并对其不断完善。

  周凯表示,从知识付费平台来说,需整合同质化知识内容、制定不同的收费标准并进行分级,倒逼知识生产者提供更为优质的内容;借助大数据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增值服务,加强社群运营,使用户由轻度使用者变为重度参与者,从而提升用户黏性。此外,相关政府部门应完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避免盗版产业链的产生;健全知识付费平台管理机制,审查知识生产者资格,加强对内容的筛选与把关。

  刘畅表示,网络知识付费市场和消费习惯都需要培养。高质量、多维度的新闻及相关内容,是吸引用户付费的重要方式。从媒体角度讲,首先要做好内容,在深层次、多样性、丰富性上做文章;从受众角度讲,要有一个从免费到付费的心理及行为过程。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