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坏公平的国际竞争环境 日学者抨击美企恶意避税行为
2017年09月22日 08:2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9月22日第1298期 作者:本报记者 刘阳

  近年来,美国跨国公司尤其是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IT)企业的国际避税问题日益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英、法、德等国家对美国企业挖空心思钻法律空子的避税行为给予了严厉批判。近日,日本中央大学研究生院法务研究科教授森信茂树(Morinobu Shigeki)在东京财团网站发表题为《应该如何应对国际性避税》的系列连载文章,从经济学原理、法律依据、策略手法等方面对美国企业恶意避税行为进行了具体分析,并对该行为的严重后果表示担忧。

  靠避税谋得巨额利润

  美国IT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仅FANG(Facebook、Amazon、Netflix、Google首字母的组合)和MANT(Microsoft、Apple、Nvidia、Tesla首字母的组合)这八家美国IT业巨头当前的市值总额就超过3万亿美元,约占全世界所有企业当前市值总额的4%。这些企业在改变几乎所有人生活方式的同时,也获得了天文数字般的巨额利润。但在这些利润背后,往往难以被人察觉的是美国企业高超而巧妙的避税策略。

  森信茂树认为,美国企业在国内按照收益承担赋税,并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为美国经济繁荣立下了汗马功劳,因此其避税策略对于美国而言,并不构成严重问题。真正严重的是,这些企业通过合法但不合理的避税策略和操作手法,将其在美国之外获得的收益转移至“避税天堂”,或其他低税率国家和地区,从而逃避本应承担的税务负担。例如,2011年,日本和美国的法人有效税率(包含联邦税和州税)都大体保持在40%左右,但当年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工作报告显示,日本企业实际承担税务负担为33%,而美国企业仅为19%。由此可见,美国企业避税策略的效果何其明显。

  避税手法花样百出

  以星巴克和亚马逊为例,森信茂树具体分析了这两家美国知名跨国企业是如何通过令人眼花缭乱的避税手法,分别在英国和日本这两个法律制度、税收规则十分完备的国家,巧妙而隐秘地规避掉了相当一部分其原本应该承担的税务负担。

  据英国媒体在2012年披露,自1998年在英国开业,星巴克14年来的总营业额约为30亿英镑,但法人税的纳税额仅为860万英镑,折算后的法人有效税率仅为0.3%。作为一家庞大的跨国公司,星巴克旗下子公司和分公司遍布全世界。实际上,星巴克正是利用了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不同商品和服务的税率差,通过子公司和分公司间的资金运作,逃避了应向英国交纳的法人税。

  具体而言,星巴克利用瑞士和荷兰的低税率,让其在英国的法人故意以高价向其在瑞士和荷兰的法人购买咖啡豆等原材料和烘焙等服务。同时,星巴克英国法人每年都向荷兰法人支付巨额的商标使用费。利用这些完全符合当事国法律或者处于法律灰色地带的操作手法,星巴克将英国法人的应纳税所得额成功降到了最低。

  另一方面,星巴克在瑞士、荷兰等国的法人,尽管从英国法人那里获得了巨额资金,但只需按其所在国的低税率纳税即可。如此一来,作为整体,星巴克明显因其避税策略而少交纳了税金。

  在日本,亚马逊的全资子公司在千叶县等地拥有超大型配送中心,负责为全日本的消费者提供大规模网络购物服务。根据日本相关法律规定,在日本开展业务的外国企业,如果在境内未拥有所谓的“恒久性设施”(Permanent establishment,PE),则将不会被征收法人税。同时,按照国际通行的课税规则,仓库不属于PE。于是亚马逊将其配送中心定义为仓库。如此一来,亚马逊在日本的全资子公司自然也无需缴纳法人税。

  另一方面,亚马逊在日本的全资子公司与亚马逊总部签订有委托贩卖合同,可以从总部获得委托手续费作为自身收入。但是亚马逊在日本的全资子公司在委托贩卖合同中故意只向总部收取极低的委托手续费。如此一来,亚马逊在日本的全资子公司由于收入减少,盈利下降,日本根据其盈利来计算的纳税额也就随之减少。通过这一伎俩,亚马逊在日本全资子公司可以将自身盈利降至几乎为零,日本政府自然也就对其免于课税。类似情况,在德、法等国同样存在。

  恶意避税后果严重

  《日本经济新闻》资深记者多部田俊辅对本报记者表示,美国跨国企业国际避税问题的背景是当今世界各国间的“降税竞争”。各国税率下降原本有利于资本的全球流动,但作为资本全球流动的前提条件,公平的国际竞争环境不可或缺。而大型跨国企业的恶意避税行为破坏的正是公平的国际竞争环境。

  从另一角度来看,利用不同国家间的税率差来削减成本也许合法,但这样的企业绝对称不上“良心企业”。任何企业,即便没有越过法律底线,但其行为若与社会期待相悖,人们内心对其也会产生反感。正因如此,目前日本多家知名企业已明确承诺“绝不利用‘避税天堂’来恶意避税”。森信茂树认为,恶意避税行为不仅破坏了纳税制度的公平性,还会对纳税道义、社会风气造成严重伤害。

  税收是国家保障国民福祉的财力源泉。如果对美国跨国企业的恶意避税行为继续放任不管,不仅会令那些深受财政赤字困扰的国家更加捉襟见肘,而且在高薪的诱惑下,最优秀的律师、会计师等专业人士也会投入到帮助美国跨国企业设法避税的工作中来。一个国家最优秀的人才、最聪明的头脑不但没有在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领域发挥作用,反而绞尽脑汁地帮助他国企业去堵塞本国政府的财源,这既是人才的浪费,更是国家的损失。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