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环境”无法解决气候变化危机
2017年07月12日 13:5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7月12日第1246期 作者:本报记者 侯丽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科技越来越成为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科技创造出的人造环境(artificial environments)也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7月7日,“对话”网发表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研究人员文章,称人造环境正在改变世界,但无法借此解决全球气候危机以及未来可能发生的重大危机。

  减缓物种灭绝速度

  目前地球上许多物种濒临灭绝。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数据显示,目前地球上13%的植物可能会在未来灭绝。然而,有科学家认为,该数据低估了实际情况,未来将有更高比例的物种面临灭绝。为了避免物种从地球消失,20世纪20年代,苏联科学家尼古拉·瓦维洛夫(Nikolai Vavilov)率先提出了建立种子银行的设想,并在圣彼得堡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种子银行。种子银行对储存的种子一般采取冷冻保存的方法。在储存种子之前,需要对种子进行严格的收集、筛选及干燥等工作,以便使它们能够长时间保存。

  2008年,挪威在北极地区建造的斯瓦尔巴全球种子库(Svalbard International Seed Vault)竣工。该种子库可储藏450万种种子样本,防止环境变化或毁灭性灾难所导致的物种灭绝。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城市学院主任西蒙·马文(Simon Marvin)表示,斯瓦尔巴全球种子库的初衷是保护世界上最珍贵的种子,确保未来全球粮食供应的安全。然而,这种经过精心配置貌似安全的室内空间,依然会受到气候变化导致的生态变化和退化威胁。

  英国邱园千年种子银行负责人皮特·克瑞恩(Pete Crane)认为,建立大型种子银行是一种极端的做法,但却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人类目前正面临严峻的环境问题,尤其是在热带地区,植物的生存环境正遭到急剧破坏,不少生存进化了数百万年的植物有可能在未来几十年内灭绝。克瑞恩提出,最有效的保护办法并不是建造人造环境,而是要想办法阻止气候变暖,改善整个大环境,尽可能地减缓现有物种的灭绝速度。

  并非生态保护避风港

  谢菲尔德大学访问学者乔纳森·卢瑟福(Jonathan Rutherford)表示,应对物种消失的办法并不是建造各种堡垒,而是从根本上努力改善现有环境,全力应对气候变化危机。人造环境或者说人工合成的环境(synthetic environments)不是永久的解决办法。

  文章提出,人造的、合成的、混合的生态系统,其中有些与原本的自然界并没有相似之处,却正在成为世界各地城市的主要景观。许多城市环境并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人工技术“设计下的环境”。不管是食品生产还是动植物保护,甚至是人类职业,都越来越多地呈现出技术高度参与的痕迹。如,气候变化可能导致农业生产的不确定性,所以农业生产中越来越多地使用人造环境。在人造环境下,人工管理和调整温度、湿度、水和光,以制造出最佳条件,提高生产效率,缓解“外部”生长环境原本的风险和不可控性等问题。

  文中列举了世界各地城市的人造环境。在美国一些城市,人工设计的垂直农场采用了水培法等先进手段。使用这种技术,农作物生长所需要的水分和土壤比普通耕作要少得多,定制的算法和传感装置确保了农作物对生长条件的适应能力。新加坡某商业中心有处100公顷的人工花园,汇集了成千上万精心挑选的植物,但这些植物大多数无法在新加坡的自然环境中生存。因此,这个花园中有两个巨大的空调温室系统,一种可模拟凉爽的地中海气候,一种则是人造的云雾森林,其间种植的是来自世界各地热带山地气候中被认为具有“高保护价值”的物种。

  卢瑟福认为,这些案例中的生态保护与旅游业关系貌似更大。今后,配置更高级人造环境的能力,可能会成为政府在处理经济和生态不确定性问题时的关键手段。“然而,关键问题是,这些人造环境并不是真正以保护物种和生态环境为出发点的,同时还需要充裕的财政收入。”他说,至少现有的多数人造环境,并非是物种和生态保护的避风港。

  警惕成为消费陷阱

  当今,政府和企业纷纷把人造环境打造成新消费空间,如室内滑雪场、攀岩中心、人造滑雪场等。越来越多的人造环境是为了营造更好的购物和休闲氛围,促进消费正在成为人造环境的主战场。人造环境本身的积极意义,很大程度上被人们所曲解。

  对此,卢瑟福表示,人们忽视了外部环境可能会给这些人造环境带来致命影响。我们应该利用科技手段去改善人类生存的环境,而不是把人造环境作为暂时的避风港,甚至是模拟工具和娱乐手段。

  文章称,保护生态、应对气候危机,人类应该有新的思路。相对封闭和安全的人造环境,并不能解决气候问题,反而可能产生新的问题。城市管理者和人造环境设计师们更应该考虑如何用日益发达的环境技术,找到全球性的解决方案来改善人类生存的外部环境。

责任编辑:韩慧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