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届文博会在深圳开幕
文化科技深度融合成重头戏
2017年05月15日 08:1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5月15日1206期 作者:本报记者 李永杰

  5月11日,为期5天的第十三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文博会”)在深圳会展中心拉开帷幕,为来自全球各地的参展商及观众呈现了一场丰富多彩的文化盛宴。今年文博会参展单位有2302个,来自40个国家和地区。本届文博会以“文化+”为抓手探索产业发展新模式,全面展示“文化+”新成果。尤其是文化与科技、互联网、金融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在本届文博会上得到了更为集中的展示。

  “文化+”推动文化升级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文化+”渗透融合其他相关产业,文化产业在迈向支柱产业的同时,也为经济转型发展作出更多贡献,呈现出新格局和新境界。

  在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加快发展的推动下,“文化+”、“科技+”、“创意+”、“金融+”、“互联网+”等催生了文化产业新兴业态。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花建曾表示,“互联网+”给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中国文化产业通过科技、金融、文化的融合,可以在与主要发达国家比肩的起跑线上,开始新一轮竞争。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第一季度我国文化产业新兴业态在产业规模、增长速度和产值贡献等方面均远超传统文化产业,是激发文化创新发展的“强引擎”,尤其以“互联网+”为主要形式的文化信息传输服务业和文化休闲娱乐服务业发展最为迅猛,分别增长了29.4%和16.8%,有力地拉动了文化产业快速增长。

  今年文博会的68个分会场以不同的方式全面展示“文化+”新业态的成果和魅力。文化与其他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呈现千姿百态文化新业态蓬勃发展的局面。“文化+”正推动着文化产业升级、提升文化供给质量,激发出更多文化消费需求。

  注重新型业态构建

  今年的文博会专门设立了5号馆“文化科技馆”,重点引进国内外“文化+科技”型龙头文化企业、数字文化创意企业等参展,集中展示文化产业核心层与科技融合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重点展示包括虚拟现实技术(VR)、增强现实技术(AR)、3D打印等内容,着力打造文化创客展示交易平台。

  在各省市的展区内,“文化+科技”都是重头戏。山东展区突出“文化科技融合”,多家山东省内知名的“文化+科技”型龙头文化企业、机构、数字文化创意企业参展,重点展示包括VR、AR、智能生活、量子网络通信服务等内容。上海展馆在集中展现上海文化产业在“互联网+”、创新引领和对外文化贸易等方面发展成果的同时,还重点展示了文化与科技、文化与艺术、文化与旅游相融合发展的一批创新型民营企业项目。四川的文化企业则推出“乐联网”项目,着力于原创民族音乐的现代化产业,通过结合云端科技与物联网,实现公共商业空间的全覆盖,并融入人工智能等科技,创造全新的音乐体验。

  在数字技术、新媒体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推进传统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注重对文化科技融合背景下的新型业态构建,是推动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传统产业顺利转型的必经之路。南方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李凤亮认为,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的最终归属应是文化层面上的提升和对精神消费的满足,是科技对文化内容的转化、传播手段的改良和表达方式的丰富,进而增强文化的原创力、传播力、感染力,最终达到促进文化发展和繁荣的目的。

  培育文化科技创新生态

  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不是一个新命题,却是一个新问题。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向勇提出,随着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转变、我国总体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文化产业要实现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发展,就要从根本上转变观念,制定新的战略,尝试新的模式,构建新的机制,寻求新的途径,推动新的文化变革和技术革新。

  在李凤亮看来,推动文化科技深度融合与创新,需要构建新的创新生态链推动大学与科研院所、企业、政府的协同创新,让不同的创新主体在协同创新链条中发挥应有的作用,释放创新主体彼此间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的活力而实现深度合作。

  “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是有边界的。”向勇表示,大力培养文化产业的复合型人才,就是要注重文化产业创意领导人的创意管理能力的提升。“这种创意管理能力,包括内容故事驱动力、文化科技创新力和团队策略领导力。”

  优化供给侧是文化科技创新生态的重要突破口。李凤亮认为,当前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与跃升期,应当努力创造、引领消费新热点,开辟文化生产力、文化产品供给力的新空间。同时,民间智慧是创新生态的“源头活水”,构建创新生态要不断从民间汲取营养。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