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欧”后英国政策调整面临挑战
贸易成本增加 优秀人才流失
2017年04月12日 08:2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4月12日第1184期 作者:本报记者 王俊美

  当地时间3月29日,英国首相特蕾莎·梅正式启动《里斯本条约》第50条,这标志着英国正式启动脱离欧盟的程序。伴随着正式“脱欧”程序启动,英国与欧盟间的贸易关系、移民政策都将发生变化。对此,有学者表示,英国需要与欧盟达成新的双边协议,这份协议不仅涵盖贸易领域,还包括国内外的安全议题,双方达成最终协议结果面临多重困难与挑战。

  两年内难以解决问题

  英国正式启动“脱欧”程序后,欧盟将与英国进行协商谈判。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欧盟与国际经济法讲师比利·梅洛·阿罗约(Billy Melo Araujo)表示,协商谈判的内容不仅仅包括英国如何退出欧盟的问题,还包括“脱欧”成功后,英国将与欧盟建立何种贸易关系的问题。鉴于英国政府坚持要脱离欧盟相关法规的监管,英国继续作为欧洲统一大市场的一部分存在的想法已经不再可行。

  阿罗约表示,目前英国政府的优先选择是与欧盟达成一份自由贸易协定,类似于加拿大与欧盟之间形成的《综合经济与贸易协定》。在新的贸易协定下,英国将无法享受到作为欧洲统一大市场一部分所带来的自由市场准入与贸易便利。一旦退出了欧盟的关税同盟,英国与欧盟之间将需要设立新的机构,以重新计算关税、检验产品是否符合欧盟标准等。此类机构的设置势必会增加政府的运作成本与英国商品出口到欧盟的成本。

  从世界贸易组织的视角来看,一旦脱离欧盟,英国将与世界贸易组织其他成员国一样,不再享受任何因欧盟带来的特殊地位与便利条件。由此,英国不仅要在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定下承担最高水平的关税与关税配额,同时还要面临欧盟全面的非关税壁垒。阿罗约表示,甚至英国“脱欧”后,美国、中国等国家与欧盟之间的贸易关系要优于英国与欧盟之间的关系,因为英国与欧盟达成的“相互承认原则”将失效。

  根据《里斯本条约》,英国需与欧盟在两年内达成协议,在这两年内要处理英国与欧盟的移民问题、欧盟预算下英国的债务问题、贸易协定问题以及最终退出等问题。阿罗约表示,用两年的时间来处理如此敏感复杂的问题是难以实现的。仅欧盟与加拿大形成《综合经济与贸易协定》就已耗时7年之久,更不用说英国除需与欧盟达成贸易协定外,还需完成“脱欧”手续。

  贸易关系影响移民政策

  在谈到“脱欧”对英国移民政策产生的影响时,英国苏赛克斯大学移民政治与政策博士后研究员艾丽卡·康斯特丹(Erica Consterdine)表示,伴随着“脱欧”程序启动,英国与欧盟各国之间人口的自由流动将逐渐成为过去式。英国政府于2月2日公布的“脱欧”计划白皮书中指出,未来英国实施何种移民政策将取决于英国与欧盟以及世界其他国家建立何种贸易关系。

  康斯特丹表示,任何移民政策只有具有可实施性才能真正有用,这就涉及英国内政部是否具备资源与能力实施各项政策提议。移民改革还应满足中低技术行业的劳动力市场需求,因为英国该部分劳动力来源长期依赖于欧盟各国,如零售、接待、社会服务、建筑、农业以及园艺等。她认为,除非在薪酬与工作环境方面有所改善,否则很难让英国本地人来填补这些岗位空缺。

  同样,如果英国想继续吸引优秀人才,那么政府就得继续引进欧盟的高技术移民,并确保国内人才不会流失。然而,康斯特丹表示,当前的政治气候与经济不确定性已经使一部分欧盟国家的民众离开英国,英国政府必须做出更多努力才能继续成功吸引人才。

  关于移民政策问题,康斯特丹认为英国政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英国政府建立的全新移民体系能否给予欧盟各国移民优先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权利,抑或享受到与其他非欧盟公民相同的待遇。康斯特丹认为,给予居住在英国的欧盟各国移民优先权利将更有助于英国在“脱欧”成功后与欧盟建立良好关系。

  其次,英国可以实行地区移民政策,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状况,因地制宜地实行移民政策。但该政策形式能否在英国生效还是未知数,毕竟人们更容易被繁华的伦敦而不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吸引。如果要实现该政策提议,就意味着英国政府需着手考察各地区的状况,实施合理配额与监管,这一切都会增加国家行政部门的负担。

  再次,英国可实行具有行业针对性的移民体系。英国过去针对不同行业实施了不同的移民体系,其中最有名的当属季节性农业工人系统。从整体来看,该系统管理完善、运作良好。康斯特丹表示,因为英国农业已经具备了50年管理外来劳动力的经验,所以此类系统才会运作良好,而一旦推广到其他行业,情况就难以预测了。

  另外,康斯特丹表示,英国政府关于“脱欧”的相关政策决定都很重要,然而,移民改革的最终结果仍要取决于政府基于经济与政治方面的考量。

责任编辑:韩慧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