焕发优秀语言文化新的魅力
2017年03月08日 08:1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3月8日第1162期 作者:本报记者 吕梦荻

  用字、词、句、篇的线索绘就“藏宝图”,读懂大量丰富的文化遗产,弘扬中华优秀语言文化,是每个炎黄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中华优秀语言文化的特点是什么?如何才能更好地弘扬、传播中华优秀语言文化?围绕有关话题,记者采访了多位专家学者。

  从语言文化中获益

  北京语言大学党委书记李宇明认为,可以从三个角度来认知中华优秀语言文化的特点。一是时代性。先秦有诸子百家之学、汉代有儒术之尊,历朝历代都有体现其特色的优秀语言文化。从争鸣辩论火花四射到整合系统一脉相承,优秀语言文化外在的表现形式及内化的传统情怀沿袭至今,反映在教科书的字里行间,反映在代代接力的家风之中。二是传承性。子孙后代在代际更替、大浪淘沙中,将优秀语言文化主动继承并发扬光大,其内在动力是优秀语言文化能够“古为今用”。后人面对“以今观古”、“以古鉴今”的实际需求时,从古代的优秀语言文化中得到教益。三是国际传播性。中国正在大步走向世界,国际传播的效果影响到国家形象的塑造和“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中国故事”不仅因“讲”而远播,还将因“贡献”而精彩,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便是贡献之一。

  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王继红看来,语言的历史研究任务主要有两个:一是要研究语言在各个历史时期发生的变化;二是要解释导致这些变化的原因。普通语言学界最近20年的研究显示,语言接触(或外借)是除类推和语法化外导致语言发生演变的又一动因。

  提炼丰富的语言资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承担了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委托交办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修订工作。该表审批通过之后将会对全民普通话读音规范、中小学语文教育、有声媒体、窗口行业、对外汉语教学等所有涉及普通话有声状态的读音标准产生广泛影响。在修订过程中,始终秉持语言文字读音相对稳定的原则,在制定五条审音原则的基础上修订了1985年使用至今的审音表6%—7%的内容。

  审音表修订过程中坚持“保持相对稳定的原则”是一种自觉传承的体现,或许正是从古至今的汉语言使用者、传播者内发地对这一原则的尊敬才使得中华优秀语言文化保存完好,一脉相承。

  “从纵向来看,汉字是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语言文字之一,从古汉语发展至今,汉字虽然经历了几次具体的演变,但总的来说有连续不间断的轨迹。从横向的空间维度上看,中国广袤的土地上存在着丰富的语言资源,比如语种资源和方言资源。民间文学、地方戏曲、地方曲艺等都依托在当地方言基础之上,语言文化的多样性是中国语言文化的重要景观。弘扬优秀语言文化,语言文字是非常重要的方面。”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所长刘丹青如此表示。

  王继红认为,文献是研究各个时代汉语言发展变化历史不可或缺的资料。其中,佛教文献具有重要的地位。首先,这些文献数量巨大,数量远超同时期的非佛教文献;其次,佛教文献具有强烈的口语特色,保留了大量非佛教文献少见的语言现象;最后,也是最为珍贵者,作为佛教文献主体的翻译佛经,其主译者大都为西域来华的佛教僧侣,他们把自己的母语或熟悉的语言翻译成非母语的汉语,使译文中有大量“穿着汉语外衣”的非汉语的成分,这使得佛经文献成为语言接触研究的绝佳数据。

  “目前,需要对大量汉译佛经梵汉对勘语料进行语法范畴的专题研究,这样才能揭示佛经翻译对汉语语法演变影响的内容及其重要意义。”王继红说。

  对此,李宇明表示,弘扬中华优秀语言文化在各行各业各阶层都有着自发的、丰富的实践,“目前需要的是从理论上进行研究、提炼,指导分散的行动形成系统,将力量聚合”。

  以喜闻乐见深入人心

  “我在做玄奘译经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以往的研究较重视玄奘如何西天求取佛法,忽视了其对外宣传中华文化的效果。而玄奘对印度戒日王讲述《秦王破阵乐》便是典型的以匹夫之力担文化传播之责。应当更加重视对语言接触现象的研究,重视典籍中提到文化交流作用的片段。”王继红举例说。

  “弘扬优秀语言文化,除了在规范性的、常规的工作上下功夫,还应当创新既喜闻乐见又深入人心的形式。我们曾与中央电视台合作举办了三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取得了非常好的社会效应。而央视近期推出的‘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节目也广受好评,这些节目都与语言文字有关,将电视娱乐赋予了更多的文化使命和历史使命,承载起更多的继承弘扬民族文化的责任。”刘丹青说。

  李宇明向记者列举了高校在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四大任务。一是各种资料的收集、整理、保存任务;二是文化的传承和传播任务;三是完成知识由理论到实践的转化;四是创新知识、创新文化的创造任务。

责任编辑:韩慧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