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发现曹魏时期大型墓葬 墓主确切身份有待论证
2016年11月14日 08:2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11月14日第1087期 作者:本报记者 张清俐 张杰

  近日,位于河南洛阳市寇店镇西朱村曹魏时期的一座墓葬发掘接近尾声,大规模的建筑形制、数量较多的随葬遗物,凸显出墓葬规格之高。曹魏时期的丧葬习俗有其特定历史特点,但目前已经发掘掌握的曹魏时期墓葬资料并不多。此次西朱村墓葬的发掘将为曹魏时期墓葬研究带来哪些新发现?11月12日,本报记者随同该墓葬考古项目领队、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文博馆员王咸秋前往发掘现场实地采访。

  墓葬发现“纯属偶然”

  在发掘此次墓葬前,王咸秋对于西朱村这个地方并没有什么概念。如今,从市区到考古工地30多里路,他已驾轻就熟。这一带是当地不少百姓家族坟址所在。在王咸秋看来“纯属偶然”发现的曹魏大墓就在这里。

  2015年7月,西朱村村民找来工人想通过挖掘机作业找明自家坟址,没想一挖斗下去,挖掘工人发现土质很硬。这些经常和土打交道的挖掘师傅对土质有敏锐的感觉,判断是夯土。生在古都,当地老百姓多年来耳濡目染考古之事,猜测这里可能埋着古墓,很快上报洛阳市文物局。

  王咸秋接到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史家珍的电话得到消息后,带着几名探工,拿着洛阳铲,对墓葬面积和边界进行初步卡探。卡探的结果让王咸秋大吃一惊。“墓葬坐东朝西,面积约1200平方米,而且是连成一片的夯土。”

  这一发现让王咸秋想起了2009年同样由他主持发掘的洛阳曹休墓,眼前这座墓葬与曹休墓有太多类似之处。“从整个墓葬建筑方式来看,这座墓葬体现出曹魏时期墓葬的很多习俗,如没有陵墓园建筑,不封不树等‘薄葬’观念;发现的大都是陶器、铁器、铜器、漆木器和少量玉器等明显世俗化随葬遗物,这些特点都体现从东汉向西晋时期的过渡性。此外,虽然墓葬面积和等级没有严格对应,但正如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刘庆柱曾说过的,一个墓葬的级别首先体现在规模上。如此大规模,起码是曹魏时期的贵族。”

  规模宏大  至少经历三次盗掘

  记者随王咸秋来到墓葬发掘现场一探究竟。驱车约30分钟到达目的地。当目光投向正南方,可见不远处东西走势的万安山脉掩映在初冬的薄雾下,宛如仙境。墓葬依山而建,让人感叹古人对墓葬选址的讲究。汽车停在挂有“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发掘工地”门牌的院子门口。走进院子,可见东西宽、南北略窄的塑钢结构保护棚,目测面积约1300平方米,下面罩着的就是有待揭开神秘面纱的曹魏大墓。

  保护棚下面的墓葬主体从平面上看呈头朝东的“甲”字形,墓道朝西。站在墓葬边的地面上往下看,从地面到墓底,深约12米,墓葬最宽处南北约15米,东西约52米,足可见该墓葬规模的宏大。在墓葬边界四围有规律地分布着39个柱础坑,南北对称,间距均匀。

  墓道口一条层次分明的七级生土台阶构成的斜坡墓道,由宽向窄内缩延伸,通往最底下的墓室,平面长约30米。最初正是这里的夯土台阶引起了当地百姓的注意。王咸秋介绍,在曹休墓里也发现类似的墓道建筑,不同的是曹休墓坐西朝东,但总体来看,东西朝向体现在曹魏时期很多墓葬中。发掘过程中,考古工作者对墓道和墓室进行多个解剖,力图还原从修筑、埋葬到回填的整个过程。结果发现,这个墓葬采用的是墓主人去世后一次性回填方式,而非如东汉时期的一些合葬墓,对墓道进行反复开挖回填,似乎意味着这座墓葬是单人葬。

  “从发现的盗洞可以看出,这个墓葬至少遭受过从宋到明清之间三次盗掘,导致墓葬被严重破坏,我们发掘时发现墓顶已经完全坍塌。”王咸秋指着从墓道通往墓室之间的位置告诉记者:“这里的甬道原来应该有个砖砌的拱门,但都已遭盗墓破坏。”考古工作者收集了坍塌在墓室中的青砖,被盗走的数量不在少数。在有些青砖上可见“徵泥”或“徵泥二尺”等字样。

  透过铺设在墓室地面残缺不全的青砖,王咸秋介绍,一般的墓葬都是在生土上直接铺砖,但该墓葬的地面处理非常讲究,是在生土上面铺垫约半米厚的白灰后再铺砖。此外,从墓室的墓壁可以看出,在墓室砖壁和生土墓圹之间也用白灰填充,可能是为了防潮加固。

  尚未发现人骨佐证

  该墓葬为前后两个墓室的结构。王咸秋指着前室南侧说,在那个位置发现了一些陶盘和牛骨。随葬器物或完整或残缺总数量共有400多件,散落在墓室的各个部位,后室出土遗物较多。但考虑被多次严重盗掘,大部分可能已不在原位。

  在前室东北两面墙靠上位置,发现绘有色彩分明的壁画,因为墙壁破损严重,壁画残留保存很小的面积,北面墙上所绘的祥云依稀可辨,东面墙残留壁画上有一匹形似红色小马生动有趣。连接前后室的拱门虽然残缺不全,但大抵可见上方弧形的门券。

  遗憾的是,截止采访时,墓葬中尚未发现任何人类骸骨,只在后室发现少许棺木残留物和棺钉。因未能在墓葬中发现人骨,这给墓主身份的判断带来了难度。所幸,墓葬的规模、建制以及发现随葬遗物,有可能为破解这一难题提供一些线索。王咸秋介绍,在墓葬中发现了难得一见的石质遣策。遣策即为墓葬随葬品的记录,在战国时代的墓葬中已出现,但一般为竹(木)质遣策。此次发掘之前,同时期墓葬中,只有在安阳疑似曹操墓中发现有石质遣策。在西朱村墓葬中目前已发现约180块遣策,可分为衣服、陈设、文房用品、游戏用具等十几类。观察新近发现的一枚遣策,发现上面刻有四个字,前两个字为“白紵”,“紵”为苎麻类织物。

  能否通过遣策上记录的随葬品来推测墓主身份呢?王咸秋解释说,由于没有人骨的佐证,随葬品也大量遗失,所以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遣策的内容推测墓主人的性别和身份,但是遣策内容极为复杂,如何解读和理解,还需要更多论证。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