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中国实践推动理论创新
2016年06月29日 08:0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6月29日第996期 作者:本报记者 牛冬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有学者表示,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迎来重大发展机遇之际,要把我国发展优势和综合实力转化为话语优势,关键在于理论创新和话语构建。

  抓住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

  重大契机

  中国日益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这必然对哲学社会科学产生深远影响。“对中国学者来说,最大的机遇和优势是,中国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实践为推动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创设了一个国外学者无法具有的‘处境’,为实现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提供了国外学者无法具备的基础条件,它使中国学者有了在理论与实践的对比中正确理解经典马克思主义、结合实践创新马克思主义的无限可能性。”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秦宣表示,中国学者的责任和使命就在于利用这种优势,把“可能性”变成“现实性”。

  “这样的时代机遇和挑战,既是哲学社会科学深厚的思想源泉,也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性成果产生的实践基础与根本动力。如何基于中国立场对时代精神进行中国表达?如何加强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构,提升中国话语权?这些既是重要而紧迫的问题,也是重大而现实的课题。”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张艳涛说。

  “互联网+”的纵深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催生了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全新环境,不仅改变了哲学社会科学的学习方式,也改变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思维方式。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徐艳玲表示,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环境。此外,从国际层面来看,国际金融危机后新自由主义的日渐式微,欧债危机后西方经济理论的屡屡失灵,打破了全世界唯西方马首是瞻的局面,而中国在世界经济和全球治理中的分量迅速上升,如何帮助世界经济尽快走出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等国际重大问题需要中国方略的提出和中国智慧的贡献,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在这些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这也将成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新的生长点。

  结合自己的科研经历,秦宣告诉记者:“关注西方学者对中国问题的研究时,我们经常会发现多种误读和误判。其中一个深层次的原因就是中国学者在一些学科领域过多地使用了国外的研究范式、解读范式,用西方话语介绍中国的经验,从而失去了自身的话语权。”

  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伟大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是中国发展优势和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中国发展优势和综合实力是为中国赢得话语优势的基本点,话语优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增长点,增强话语优势要以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和繁荣为切入点,而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和繁荣要以理论创新和话语构建为突破点和保障点。”徐艳玲说。

  那么如何去做,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共同的话题。张艳涛表示,“在学术研究层面,关键是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和创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这是当前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研究的核心问题;在思想库建设层面,关键是解决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人整体的‘发展性需求’,这是当前中国特色思想库建设的核心问题。”

  秦宣认为,在加强对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重要性的认识的基础上,一是要大胆进行理论创新,改变有学术资源无学术思想的状况;二是对各类学术活动进行改革,改变学术活动有活动无学术的状况;三是要注重中国经验的理论阐释,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解释世界”的功能;四是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加强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拿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发出中国学者的声音。

  树高千尺自有根,水流万里总有源。“实现理论创新和话语构建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要主动聚焦中国发展的重大战略,要积极回应中国发展的重大现实,要紧紧围绕中国发展的重大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就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和话语构建的‘根’和‘源’。只有扎根于中国实践,认真总结中国经验,细致分析中国问题,发扬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实践精神,才能有足够的动力来进行理论创新和话语构建。当然,也应该充分吸收外来优秀成果。”徐艳玲说。

  沿着马克思主义道路前进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而坚持问题导向又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问题是事物矛盾的表现形式,坚持问题导向,就是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就是要在破解中国问题中发展和创新21世纪马克思主义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张艳涛表示,如果“前沿问题抓不准”、“现实问题抓不住”、“重大问题抓不牢”,那么就谈不上有深度的理论创新与话语构建。当前,关心时代前沿问题、关怀时代现实问题、关注时代重大问题,对当代主要社会思潮进行深层剖析,是推进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重要路径。

  徐艳玲提到,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在于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就要求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这就要求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必须掌握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方法。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原则、立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才不至于使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在理论创新与话语构建的过程中迷失自己的方向,才能使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从容面对一系列机遇和挑战。

  同时,马克思主义需要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创新与话语构建中得到巩固和发展。徐艳玲说,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意识和实践品格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创新和话语构建提供了着力点,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创新与话语构建最终要落脚到深入研究和回答中国发展和我们党执政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中去。在解决实践问题中进行理论创新与话语构建,从而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责任编辑:hhj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