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大众哲学》摘登:用辩证法看问题(之四)——辩证法总论
2015年08月03日 08:0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8月3日第780期 作者:

  二、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上)——世界金融危机与全面的观点

  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世界性的全球金融危机,其严重程度、危害性均已超过1929—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为严重的一场危机,甚至有人认为是人类有史以来最触目惊心的一场危机,是21世纪以来最重大的世界性事件。这场危机阴霾重重,持续发酵,日渐深化,不断扩展,前景黯淡,引起了整个西方世界空前的大萧条、大衰落、大恐慌。此次危机源于美国次贷危机,继而促发美国金融崩盘,导致美国全国性的经济社会危机,再由美国危机连带引起欧洲危机至世界危机。这场危机自上而下,自虚拟经济而实体经济,自世界主要发达国家而发展中国家,自经济而政治乃至整个社会,已然演变成全球化形态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危机、资本主义全面制度危机。从美国房地产泡沫破裂和雷曼兄弟投资银行百年老店倒闭的次贷危机到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到早已长期处于低迷困境的日本经济,到美国政府“财政悬崖”“政府停摆”,直至演变成全球性全面危机;从“占领华尔街”运动到席卷欧洲乃至全球的民众抗议运动,真乃是“美国闯祸,全世界遭殃”“美国人花钱,全世界老百姓买单”……就像多米诺骨牌,一骨倒覆,引发全盘崩溃。对于这场危机产生的原因与本质,全球的思想家、理论家、政治家纷纷站在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加以剖析、说明和解读。然而,从辩证法的角度来看,却表明了资本主义创造了市场经济和世界市场体系,通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把世界相关领域、相关方面千丝万缕地联系在一起了。它由资本主义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激化所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充分说明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无独有偶。中国民间流传着一个笑话,说的是一个人很“独”,总幻想世界上的人全部死光,只剩他一人,这样就可以享尽人间富贵。可是一觉醒来,他发现还要留一个卖烧饼的。第二天醒来,他又想到还要有种麦子的、磨面的……想来想去,他才搞明白,世界上缺了哪个具体的人都可以,但就是不能只有一个人。这个笑话告诉我们,人是社会动物,离开了与他人的社会联系,任何人都是无法生存的。人类社会是谁也离不开谁的,人类社会是普遍联系的世界。

  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辩证法第一原则,普遍联系的观点是辩证法的重要观点。

  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一切现象都具有普遍联系的特征,没有哪一个事物、哪一个现象是孤立存在的。辩证唯物主义肯定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同肯定世界的普遍联系,坚持全面的观点,反对孤立的、片面的观点是一致的。

  我们说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也就是说事物之间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约、互相作用的。宇宙中任一事物,都是同其周围事物相互联系的,没有任何一个事物可以脱离他事物而单独存在;事物内部各个要素(部分)之间也总是互相依赖、互相作用的。在自然界中,从巨大的星系到微观粒子,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植物界到动物界,无不处于有机联系之中。人类社会亦是如此,脱离社会联系的孤立的个人是不存在的。这正如恩格斯所说:“当我们通过思维来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新发展为唯物辩证法的普遍联系的观点不断提供新的证据,证实和丰富了唯物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的原理。19世纪以来,物理学、天文学、地质学、生物学和化学等一系列自然科学的新发展,特别是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以及达尔文进化论,使人们对自然过程普遍联系的认识有了飞跃的进展,为普遍联系的哲学观点奠定了自然科学基础。20世纪以来,自然科学的新成就推动人们对世界的普遍联系有了更具体、更深刻、更精确的认识:相对论深刻揭示了物质、运动、时间、空间、质量、能量之间的有机关系;量子力学说明了物体由粒子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相互联系的整体;现代物理学揭示了原子、原子核内部微观粒子互相联系和互相作用的结构;分子生物学发现了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有着共同的分子结构和基本相同的遗传机制,比之前的细胞学说更加深刻地揭示了生物界的内在联系;现代科学认为信息过程就是物质世界普遍联系、相互作用的一个方面;人类社会全球化进程也再次证明了普遍联系观点的正确性。随着市场化、社会化、国际化、信息化、城市化的发展,当今世界已进入全球化时代,不但使每个国家、每个国家的每个地区、每个国家的每个企业和经济部门都形成了一个互相联系、互相依存、谁也离不开谁的整体,还形成了全球化的市场经济。这些都深刻全面地揭示了世界的普遍联系性。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