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心声
2015年03月04日 08:0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3月4日第709期 作者:本栏目由本报记者采访整理

  提升人才质量系首要任务

  全国人大代表、东南大学校长  易红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推进高等教育发展面临两大任务和挑战:一是如何为国家创新发展提供动力、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二是推进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提高教育质量。

  对于高校来说,要推进改革式发展,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把办学先进理念与高校改革实际相结合;实现内涵式发展,提高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国家社会发展的水平与能力。

  提高高等教育办学质量的首要任务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这是由大学的核心任务决定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一要体现时代需求,与当前社会发展要求相结合;二要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个性化培养,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

 

  促进智库研究有效影响决策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艺术学院副院长  刘晓静

  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为国家和地方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是我国高校的使命。

  高校智库在选题时要瞄准国家需求和社会需要,既要“高大上”地关注国家全局性决策,又要接地气地关心经济社会发展各单元。研究应建立在数据统计分析的基础上,要有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实际案例的支撑,而不能用“想当然”的方式研究实际问题,唯有如此,得出的研究成果才能真实、可信、可操作,才能正面有效影响决策。

  高校智库建设应该努力完善成果评价体系。当前,人文社会科学评价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评价手段单一化、评价指标单一化、评价方式标准化、评价体制机制缺乏弹性和多元性。高校智库应该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评价导向,把解决国家重大需求的实际贡献作为科研评价的核心标准,完善以贡献和质量为导向的绩效评估办法,建立以政府、企业、社会等用户为主的评价机制,并以此来协调推进高校科研体制机制综合改革,构建有利于智库创新发展的长效机制。

 

  大力释放文化消费潜力

  全国政协委员、安徽省政协副主席  李修松

  国际经验表明,当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时,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文化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将明显提高。然而,目前我国文化消费远未达到应有水平,文化消费市场比较乏力,居民文化消费潜力还远未得到释放,文化消费存在巨大增长空间。

  因此,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努力打好促进文化消费的基础;大力促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更多适销对路的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制定引导、促进文化消费的政策措施;创新方式方法,加大文化消费保障力度;努力优化文化消费环境。完善文化市场准入机制,制定负面清单,减少行政审批事项,精简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

  同时,要增强城乡居民的文化消费意识。策划诸如安徽文化惠民消费季、北京文化消费季等活动,扩大居民文化消费空间,形成文化消费热点,增加文化消费频次,养成文化消费喜好,逐步增加文化消费在社会总消费中的比例。

 

  用“负面清单”管理科研经费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  冯俊

  以往“正面清单+事前审批”的管理模式客观上导致部分科研人员走上违规使用科研资金的“四部曲”,即预算不合理、钱花不掉、催促花钱、冒险乱花钱,从而造成项目预算编制难、满足不同项目的个性化需求难、预算监督难、项目资金使用难的“四难”问题。

  科研资金管理与投资管理高度相似。可以借鉴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探索的成功经验,将科研资金管理从“正面清单”管理变为“负面清单”管理,除负面清单列出的项目之外,法无禁止即可为;全面推广科研项目资金专用卡制度和财务报告制度;加大对智力劳动投入的补偿;根据科研项目的不同性质和类型,实行多元化资助和管理模式;加强对科研资金的事中监管和事后审计。

 

  破除就业歧视从立法抓起

  全国政协委员、南开大学法学院副院长  侯欣一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有机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党的中央全会第一次专门研究法治建设。

  “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基础和关键。对于当前的就业市场来说,制定国家层面的“反就业歧视法”、建立针对就业歧视现象的救济渠道显得尤为迫切。现在社会上的就业歧视现象较为突出,许多用人单位在招生时公开说“非985、211学校不要”,这就是学历歧视。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知识能力有要求本无可厚非,但一个人能否达到这种知识能力与毕业学校是否有关系?这不是完全绝对的。

  从另一个层面来说,就业歧视现象涉及公平问题。法律上讲的平等实际上是机会平等。最后的结果可能无法令每个人都满意,毕竟岗位有限,但不能在设定“门槛”时不给就业者同等的机会。

责任编辑:王宁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