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伦理视域参与气候治理进程
2014年09月22日 07:3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9月22日第649期 作者:本报记者 吴运亮

  近日,国务院批复同意了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编制的《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提出,要确保实现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左右、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分别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和13亿立方米的目标等。

  气候变化关系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它的任何变化都会对自然生态系统、社会经济系统以及百姓生活产生影响。气温不断升高、灾害性气候事件频发都是气候变化的表现,它可能会危及人类社会未来的生存与发展。《规划》提出的应对举措,关系到我国工农业生产,也会影响每个人的生活。

  对气候问题的研究有多重视角,其中,从伦理角度切入的“气候伦理”逐渐由“边缘”走向“中心”。专家表示,人为因素导致的气候变化已引发诸多伦理问题,无论是气候变化研究还是应对策略制定,背后都需要一定伦理观作为支撑。

  气候失律引发伦理思考

  2013年9月,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布题为《气候变化2013:自然科学基础》的评估报告指出,来自全球大部分地区的确凿科学观测证据显示,人类活动对气候系统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报告显示,在1901年到2012年的100多年间,全球地表温度升高了0.89摄氏度,预计全球地表温度将继续升高,到本世纪末达到比工业革命前高1.5至2摄氏度的水平。

  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候变化与公共政策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史军看来:“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与温度上升的关系是科学问题,但全球长期减排目标的确定和减排义务的分担则是伦理问题,它涉及世界各国如何公平承担应对气候变化的责任和义务。”

  为什么把气候变化看作一个伦理问题?美国有学者认为,部分人的奢侈排放引起了气候变化,对大部分人造成伤害;气候变化的后果是灾难性的,它所造成的干旱、洪水、饥荒等会对人类造成严重伤害。

  四川师范大学政治教育学院教授唐代兴认为,20世纪60年代中期起,人们开始关注并探讨气候异动现象,于是“气候变化”、“气候变暖”、“温室气候”、“极端气候”、“极端天气”等概念得到传播,但客观地看,这些概念并没有真正揭示当今气候异动的本质“气候失律”——在多种外力作用下,天气丧失其变化的自身规律而朝无序方向运行。“自近代以来,人类按照自己的意愿征服、改造自然的无度行为对自然界产生的影响不断累积,超过临界状态时,大自然就会产生突变,导致气候失律,进而带来当代人类生存发展的世界性难题——灾疫失律。”

  气候伦理研究重建气候“生境”

  对于气候变化的研究,自然科学有着丰富积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最早介入的是经济学,经济学家主要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及其应对方案进行“成本—收益分析”。专家表示,研究气候变化需要经济学的方法,但要建立在道德哲学基础之上。

  国外从伦理学角度关注气候变化,始于20世纪80年代。国际气候变化伦理与政策研究的前沿机构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罗克伦理学研究所2004年发起了气候变化伦理维度的合作研究计划,并联合欧美16家气候政策研究机构共同发表了《气候变化伦理维度白皮书》,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是气候伦理发展的一个重要节点。

  史军告诉记者:“西方学者在进行气候伦理研究时,更加关注未来,大量探讨代际气候正义,却有意回避对气候变化的历史责任,这点需要我们格外注意。我国学者不能受制于西方的思路,要发出中国自己的声音。”他认为,从气候伦理上看,代内正义是解决代际正义的前提。

  近几年,国内学者的气候伦理研究成果逐渐增多,但与西方国家相比,尚缺乏系统性。有学者表示,唐代兴今年获批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气候伦理研究”,将会推动我国气候伦理研究向前发展。

  唐代兴认为,应构建新型综合性应用人文科学——气候伦理学,以气候失律为认知出发点,围绕如何恢复失律的气候展开深入的伦理检讨与实践方案设计,抛弃感觉经验描述方式,走理性规范探索的学科化道路。气候伦理学关注气候失律,是为解决灾疫失律这一世界性难题,实现“生境”重建,其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社会、地球生命、自然”的共在互存。气候伦理研究探讨的主题有两个方面:一是如何恢复失律的气候,重建气候“生境”;二是探索创建人类生态幸福的途径、方法。

  唐代兴表示,气候伦理学需要实现跨学科研究,这不仅要充分运用自然科学,如气候学、气象学、生物学、生态学等学科资源和方法,更要整合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资源与方法。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