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智库建设要正确处理五大问题
2014年07月25日 07:0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7月25日第625期 作者:储著武

  当前,我国智库建设发展势头迅猛,进入了集中迸发期,但其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也值得我们关注。

  一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性质问题。当前中国智库建设存在的问题,例如“换汤不换药”;与政府机构、科研院所及高校的关系理不顺;陷入课题主义的渊薮,弄不清智库的任务是什么;动辄以“国际一流”、“世界一流”相标榜,援引外国知名智库“拉大旗作虎皮”,等等,都与人们对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性质认识不清有莫大关系。用“中国特色”及“新型”来定位,正是为了说明中国智库的性质,但鉴于目前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缺乏权威界定,笔者以为,必须明确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不是国内各种科研机构的升级版,而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国问题、中国道路为直接导向,为全面深化改革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决策咨询和政策建议的社会主义智库。

  二是中国智库与外国智库的关系。国际顶尖智库,如布鲁金斯学会、兰德公司等,不仅有相对成熟的管理运营模式、研究人才团队和成果产出,还有广泛的世界影响力,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但中国智库绝不是外国智库的翻版,任何“迷洋病”、“恐洋病”不仅不利于自身发展,还有可能给国家安全带来危害。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强调的,我们要虚心学习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但我们不能数典忘祖,不能照抄照搬别国的发展模式,也绝不会接受任何外国颐指气使的说教。这种对待外国文明的态度,同样适用于中国智库建设。我们坚持“以我为主、合作共赢”,既不盲目迷信,照搬外国智库的发展模式,也不盲目排外,走固步自封的僵化道路。

  三是智库研究与基础理论研究的关系。两者之间应是一种辩证发展关系:一方面,基础理论研究是智库研究的基石,承担着理论支撑和培养人才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智库研究又要超越基础理论研究,重在寻求现实问题的解决之道。弄清楚这种辩证关系,也就有了正确的发展方向。对于科研管理者,要恰当处理基础理论研究与智库研究的关系,及时调整科研评价体系,鼓励并支持基础理论研究人员从事智库研究。对于那些长期从事基础理论研究的科研人员,要鼓励他们一如既往地从事本专业研究,不搞跟风行为;对于那些基础理论水平高、社会洞察力强并善于研究现实问题的,要努力将其培养成为智库研究高端人才;而对那些正在从事智库研究但需要拓宽理论思维和研究视野的,则要鼓励他们不断学习和提高,着眼于长远未来。

  四是中国智库建设的评价标准问题。这里要澄清两方面认识:一方面是智库建设不能完全以“领导人批示”为评价标准。“领导人批示”是智库发展成果的重要体现,但不能唯“领导人批示”论成败。因为这种评价标准,虽然在短期具有一定的有效性,但对于智库长期建设则作用不明显,有可能导致忽视科研发展规律,强调短、平、快,进而“投领导人所好”现象的出现。另一方面是智库建设不能陷入课题研究的窠臼。国家社科基金以及各地社会科学规划部门每年都投入大量经费用于对策研究,如果智库还是以课题为中心,就会导致同质化现象的出现。因此,为实现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起科学有效的智库评价指标体系。

  五是智库人才队伍建设问题。这方面首先是人才结构不合理,青年人才较为匮乏;其次,智库人才编制、待遇等问题处于一种悬而未决的状态;再次,政府、企业和智库之间没有形成良好的人才流动机制。不过,已有一些地方为智库人才队伍建设做出积极探索。2013年11月,上海市教委提出,上海高校保留3%的编制额度用于支持教师流动,对于教师全职到政府或研究机构等工作且人事聘用关系不变的,可以保留其事业编制;设置兼职岗位,吸引政府、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的咨询研究人员到智库工作等。加强智库人才队伍建设,一方面要学习借鉴国外的“旋转门”制度;另一方面要在人事制度、财务制度、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改革,大力培养青年人才。

  中国智库建设在数量和质量上,同西方发达国家智库确实有一定差距,但我们不必自卑,要学会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增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自觉、自信和自强,大步跟上全面深化改革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步伐。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

责任编辑:武勇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