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敏:《历史研究》是淬炼学者的熔炉
2014年07月07日 07:2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7月7日第617期 作者:马敏

  作为一个中国的史学研究从业者,我与《历史研究》已打了三十多年的交道,可以说早已是老朋友了。今年是《历史研究》创刊六十周年,我躬逢其盛,不禁产生了许多感想。

  我之接触《历史研究》,严格讲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跟随业师章开沅先生攻读硕士时始。其时,正是章开沅先生学术生涯步入最辉煌的高峰期,不断有关于辛亥革命与资产阶级研究的大作在《历史研究》上发表,而每发一篇,必吸引学界眼球,引发诸多好评与讨论。在这样的气氛之中,《历史研究》自然成为我学业中读得最多的专业杂志,几乎每期必看,一些重头文章,还曾反复看、反复琢磨,至今记忆犹新。记得当初远在四川的学友王焱(如今已是蜀中学术领军人物之一)曾与我讨论如何才能学好历史,提高学业水平,我一言以告之:“多读《历史研究》上的文章!”多年后王焱兄曾私下告诉我:“此乃真经!”由此可见当年《历史研究》在我等这批后起之秀眼中的地位。

  真正有幸成为《历史研究》的作者,是在1986年,当时我还是一名在职博士生,在章开沅先生指导下研究辛亥革命与资产阶级问题。1986年11月12日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诞辰120周年。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的诞辰,中国史学会和中国孙中山研究会于11月6—9日,在中山大学和中山市翠亨村举行“孙中山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我所提交的论文《论孙中山的伟人品质》有幸被大会选中并推荐作为大会发言,在当时,这是一种莫大的荣誉和鼓励。因系经层层推举作为青年学者代表之一作大会发言的,又有那么多蜚声中外的史学大家与会并予以肯定,我这篇论文遂被《历史研究》看中,于当年的第6期刊出。这篇论文以及同年在《中国社会科学》第5期刊出的《中国近代商人心理结构初探》一文,成为我初登史坛的代表作,也为我以后的学术生涯铺平了道路,为此,我对《历史研究》的提携之恩一直心存感激。

  其实,《历史研究》作为中国史学的权威刊物,不仅一直在探索、开辟中国新史学的发展方向,而且也一直在持续不断地发现、扶持、推出史学新秀,为中国史学锻造人才。以我为例,正是在《历史研究》的扶植下,先后发表了十余篇学术论文和深度书评,从默默无闻到小有名气,从血气方刚的青年学者到已接近耳顺之年的成熟学人,一路走来,成长的脚步和人生的轨迹清晰可见。

  《历史研究》是淬炼学者的熔炉。要在《历史研究》上发表一篇文章,其实是相当不易的,得过五关、斩六将。首先是选题要新,要有创意。没有新意和创见的文章,一般很难被编辑选中。许多初出茅庐的年轻学人,大多都经历过被反复退稿的痛苦,我也不例外。即使德高望众的前辈学者,若没有新的创获,稿件也会被“打回”,因为编辑取文的标准唯学术水准第一。其次是论证要实,要有大量可信的史料来证明你的创建,否则也会被驳回。《历史研究》编辑对所征引史料的准确度的要求,几近严苛,不仅条条需有出处,而且字字要求核对,不容一丝一毫的马虎。长期与《历史研究》打交道,也使自己养成几近苛求的严谨学风,每条史料都须核查原文,不放过哪怕是一个错漏之字,以致一篇稿件几易其稿,为订正一两个字词与编者信件(后来是电子邮件)往复不知数遭,有时甚至连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了。所以,《历史研究》所发表文章的高质量,完全是“磨”出来的。“磨”者,推磨也,反反复复,来来往往。“磨”者,打磨也,苦苦推敲,精雕细刻,力避瑕疵。几番风雨,几经磨炼,不仅磨出了好文章,而且磨出了好学者。我想,这就是《历史研究》办刊六十年最值得总结的经验,也是其始终受到学界推崇的根本原因。

  六十年来,《历史研究》最值得称道的另一点,则是从主编、副主编到一般编辑均与作者和读者保持着密切的接触和互动,有的甚至成为终身的挚友。从老一辈的章鸣九、阮芳纪、张亦工等,到新一代的高翔、李红岩等,以文相交,以学为缘,前前后后,都成了朋友,建立了深厚的个人友谊。正是这种个人友谊,使编者和作者之间能够无拘无碍地深入沟通,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对一篇有创意的好论文,尽管可能一开始粗糙些,或论证尚不充分,但编辑往往以最大的耐心让你反复修改,最终修改成一篇很好的学术论文,许多初出茅庐的青年学者对此都有深切的感受。这么多年来,回忆起来,最感亲切和温暖的,还是和诸位编辑之间那种不带功利色彩的共同求道的浓浓的人情味。一本学术杂志,能将这么多志同道合的学者聚合在一起,长期不断推出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可以说本身就是一个了不起的奇迹,足堪称道。

  作为一个老作者和老读者,我甚感欣慰的是,《历史研究》在耳顺之年还能继续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不断有新的追求。例如,这些年所采用的国外学术杂志普遍实行的匿名评审制,就是一个很不错的创举,使论文的采用更加科学、严格,也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提升了刊物的学术水准。此外,与许多科研单位共同合作举办学术讨论会,从中发现好的选题和文章,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做法。当然,若能在深度书评和学术批评上继续下些功夫,刊登更多友好、真诚的,同时又是直率、尖锐的学术争论文章,则对推动中国学术的发展功莫大焉。

  最后,衷心祝愿《历史研究》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有所创新,继续保持其在学者和读者心目中的权威地位!

  (作者为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教授)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