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与国家形象建构
2021年09月01日 09:0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9月1日第2242期 作者:陈翔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中国共产党探索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最新认识成果,打破了西方国家对于现代化道路模式的垄断,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既为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也构成了中国国家形象建构的应有之义。

  制度:形象建构的重要基础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由中国共产党发轫、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由中国共产党实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形象建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基础作用。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不断解决“挨打”“挨饿”“挨骂”三大问题,中国人民取得的巨大进步就是对世界进步事业的贡献。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形象建构,就是要坚持不断升华中国共产党“人民公仆”的形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以人民为中心,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鞠躬尽瘁。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形象建构,就是要坚持先锋队的思想,不断升华中国共产党“时代先锋”的形象,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不断带领中国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不断取得伟大胜利。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形象建构,就是要坚持和平与进步的思想,不断升华中国共产党“民族脊梁”的形象,在维护中华民族独立自由的基础上,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道路走得好,归根结底在于制度好。当今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战疫情”“克洪涝”“振经济”“提民生”,在世界现代化的进程中不断塑造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崭新形象。

  发展:形象建构的重要路径

  中国的现代化是14亿人口的现代化,即超大规模人口的现代化。中国的发展对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意义重大,是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事实证明,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形象建构的重要路径。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正确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依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形象建构要求我们不断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把协调作为内生特点,把绿色作为普遍形态,把开放作为必由之路,把共享作为根本目的,改变过去单纯依靠粗放式要素投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等取得发展成果的国家形象,实现发展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

  媒体:形象建构的重要环节

  形象建构作为投射在不同群体心目中的特征,需要稳定性的描写,媒体是其中重要的环节。随着全球化的持续加深,如何在世界舆论场中传播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面临着更加深刻复杂的挑战。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注重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注重实现共同富裕。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求,也符合全人类共同价值的要求。从媒体的角度看,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有丰富的素材可以挖掘,有丰富的故事可以讲给世界人民听。媒体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一条真实的、立体的、全面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最精彩的主题,是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媒体要主动宣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度挖掘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中国人民人生出彩的故事、中国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故事,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当今世界,霸权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世界各国的现代化道路显示出不同的特征。媒体如何通过精准化、个性化的传播,针对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差别,运用海外读者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来传播,实现“中国立场、世界表达”还需要理念和方法上的不断革新。

  文明:形象建构的重要目的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走的是一条和平发展之路,对外没有实行战争掠夺,强调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从苦难辉煌中得出的结论。

  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求大同、崇正义、尚和合的价值观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也在全世界的文明进程中展示了良好形象。在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中,中国共产党一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的基础上,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陈出新,古为今用,努力做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积极吸收借鉴世界上其他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和气魄,在世界文明的进程中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都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创造的,正是因为中国人民选择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取得的巨大成就,才能够产生人类文明新形态,才能让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体系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文明是形象,人类文明新形态符合当前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潮流,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形象建构的重要目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打破了西方现代化道路“国强必霸”的逻辑,打破了国际上一些国家在现代化道路认识上根深蒂固的偏见,是中国人民对于走自身发展道路的自信和自觉,也在全世界树立了良好形象。

  (作者单位:南京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