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年04月12日 15:1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4月12日第2629期 作者:王斌

  人类文明的发展是一幅不同文明交流、互鉴、融合的宏伟画卷,不同文明在交流互鉴中交相辉映、斑斓绚丽。只有通过交流互鉴,才能永葆人类文明的旺盛生命力,创造富有永恒魅力的人类文明成果,凝聚出不同文明的价值共通点,获得世界人民的普遍认同。因此,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应坚持文明交流互鉴的原则和路径,如此才能促进不同文明和谐共生、相得益彰。

  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做到平等相待。人类文明的历史发展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交汇、生生不息的伟大进程。从世界历史发展的视角来看,当今世界正处在多元文明相互激荡、共存共生的时代,这表明每一种文明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智慧结晶,都值得被尊重和珍惜。但是,那些试图以单一的、强迫的价值观引领人类文明发展的行为,只能导致人类文明由多样性走向同质性,造成人类文明的封闭和衰败。因此,积极推动不同文明之间交流互鉴,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态势。正如习近平主席指出的:“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因而,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要秉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价值准则,摒弃傲慢和偏见,理解并承认文明多样性和平等性。只有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做到平等相待,才能在文明交流互鉴中促使不同文明形式获得平等发声、平等发展的机会,形成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的繁荣共生的壮丽景象。只有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才能避免不同文明因异质性而发生碰撞和冲突,增进不同文明之间的价值融通和价值共享,在葆有各国各民族文明独特性、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凝聚不同文明之间的价值共识,实现人类和谐共生共进的美好愿景。

  体现价值实现的世界向度,做到美美与共。当今世界,开放包容的文明是不同民族和国家建立紧密关系的精神纽带。习近平主席指出,“每一种文明都是美的结晶,都彰显着创造之美”,“各种文明本没有冲突,只是要有欣赏所有文明之美的眼睛”。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要秉持开放包容的文明观,积极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加深对不同文明的欣赏和借鉴,尊重不同国家对价值实现路径的探索经验,达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境界。同时,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还要坚持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态度,秉持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精神,如此才能推动全人类共同价值深入人心,推动构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构筑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共同价值根基。在此基础上,人类社会才能迈向人类命运休戚与共、紧密依存的美好世界。只有体现价值实现的世界向度,做到美美与共,不同文明之间才能消除价值偏见和价值误解,在寻求价值最大公约数、体现全人类共同价值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基础上,达成最基本的价值共识,从而使得不同文明在交流互鉴中求同存异、取长补短,实现不同文明形态的和谐共生,促进多元文明的交流互鉴和共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汇聚人类文明进步的精神力量,更好地为人类文明的未来发展提供坚实的价值支撑,开辟人类文明更加开放、更加包容的新时代。

  创新文明交流对话形式,做到互学互鉴。文明交流对话形式的创新是人类文明焕发活力的重要动力,是全人类共同价值获得创新性发展的重要途径。人类文明发展表明,只有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多元文明之间才得以相互融合;只有互相吸收其他文明的合理部分并为自身所用,人类社会才得以汇集无穷智慧与思想精华。习近平主席指出:“我们要尊重各种文明,平等相待,互学互鉴,兼收并蓄,推动人类文明实现创造性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文明交流互鉴过程中,以和而共生的态度尊重不同文明,从而在展现多姿多彩文明之美的同时,深刻把握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未来发展走向。不仅如此,还要加强文明交流对话形式的创新,做到不同文明之间相互吸收、互学互鉴。例如,“一带一路”作为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生动实践,是人类文明交流对话形式创新的典范。在“一带一路”倡议带动下,中国针对沿线国家的各自特点和文化共通点,广泛开展蕴含共同价值的文化节、电影节、艺术节等活动,切实创新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方式,积极建立以孔子学院为代表的各类国际文化交流机构,力求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唯有这样,才能拓展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深度和广度,提升中华文明对外交流互鉴话语内容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促使中华文明在与其他文明交流互鉴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使得全人类共同价值获得国际社会的广泛理解和认同,从而为创造跨越时空、富有永恒魅力的人类文明成果夯实价值认同基础。

  (本文系西北师范大学重大科研项目培育计划项目“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全人类共同价值研究”(NWNU-SKZD2022-04)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