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深化对全人类共同价值的讨论,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深刻把握全人类共同价值深刻内涵的必然选择。通过梳理人类价值追求的演进历程,分析全人类共同价值出现的历史必然性,洞察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未来走向,可以层层深入地厘清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历史逻辑,进而领悟全人类共同价值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的原创性贡献。
首先,深刻把握人类价值追求的演进历程。具有对价值的思考能力是人之为人的一个重要标志。它意味着人开始以主体身份判断客体的意义,明晰行动目标,参与世界建构。因此,价值判断、价值选择、价值追求促进了自然世界向属人世界的转变,也是人类社会走向更好未来的起点。在文明演进史上,人类对价值的追寻从未中断过,不同的价值准则是区分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标志性特征,对价值问题思考的高度和深度也体现着文明发展的程度。在西方哲学史上,苏格拉底将哲学的主题从“自然”转向“人”,将“善”作为普遍准则和最高目的,开创了哲学探究价值问题的先河。随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将“善”作为政治哲学的主题。由此可见,德性、善治是古希腊哲学中的重要价值准则。近代以来,以马基雅维利为代表的政治思想家颠覆了古典政治哲学的传统,将道德和政治完全分离,从而打破了“德性”与“善”之间的价值链接。与此同时,伴随科技发展的突飞猛进,人们更是将“进步”“加速”等奉为新的价值标准,人类也逐渐进入价值多元的时代。由此可见,对价值问题的讨论不能脱离社会历史条件,而要综合考虑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等各种要素,挖掘价值与历史之间的现实联系,从而把握价值演进的历史逻辑和未来走向。
其次,深刻把握全人类共同价值出现的历史必然性。尽管人类对价值的追求经历了一系列演变,不同国家、民族、地区的价值追求也各不相同,但人类在价值多元化的进程中,不断调整主体间的利益关系、消弭价值分歧、凝聚价值共识的努力从未中断过。价值主体之间如何更好地交流、相处、形成共识,是一个复杂的理论问题,更是一个棘手的实践问题。当前,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进入一个多种变革叠加的时代,这意味着国际秩序变得更加复杂多样。全球变暖、环境污染、移民压力、贸易保护主义、公共卫生危机等问题的加剧充分说明,以西方国家为主导的旧全球治理体系是失序的,且难以应对大变局下的诸多风险挑战。具体表现为,西方国家对自身文明根深蒂固的优越感,对世界历史总体趋势的忽视和回避,以及对国际秩序变革的拒斥和否认。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如何凝聚全球价值共识,如何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如何促进全球善治,成为各国亟须思考的问题。全球善治的实现需要一种能够帮助各国消弭既有文化隔阂、制度差异,引导人类走出文明冲突、价值歧见,兼顾和综合各国利益诉求、价值标准的共同价值。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深刻回答了“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一世界性问题,为人类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提供了价值指引。全人类共同价值成为不同国家、民族和地区在时代变革中共建共享的价值选择,它的提出顺应了世界发展的潮流,契合了各国的共同利益,因而具有深刻的历史必然性和鲜明的时代性。
最后,深刻把握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未来走向。凝聚价值共识是为了弥合不同主体之间的价值差异。社会转型期往往是价值重塑期,是原有的价值秩序逐渐式微,新兴的价值秩序逐渐建立的过程。全人类共同价值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解释力,能够指引人类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原因就在于它最大限度地促进了各国的视域融合,凝聚了不同文明、不同主体的价值交汇点。其一,“和平”与“发展”充分吸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以和为贵”“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等丰富的哲学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结果,同时也表达了世界各国人民珍惜和平、向往发展的心声,唤起了世界人民的共鸣,因而能够获得各国的广泛认同。其二,“公平”与“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如一的价值追求,通过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坚持开放发展、合作共赢,推进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等,与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机遇,获得了世界人民的高度赞誉,因而能够吸引越来越多国家的深切关注。其三,“民主”与“自由”建立在总结历史、认清当下、展望未来的基础上,我国坚持和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直面当前全球治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世界各国更好地参与全球治理奠定了价值基础,为寻求人类实现自身解放的未来路径提供了价值指引,因而能够吸引越来越多国家的积极参与。
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天下情怀和使命担当,是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中国智慧、中国力量、中国方案。全人类共同价值必将在人类走向美好未来的征程上焕发更加耀眼的光芒!
(本文系西北师范大学重大科研项目培育计划项目“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全人类共同价值研究”(NWNU-SKZD2022-04)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