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当代法国哲学中的虚无主义和相对主义幽灵,阿兰·巴迪欧拒绝接受“哲学的大厦已成废墟”之类的论调。虽然巴迪欧承认,“在当今的法国,依旧有生命力的哲学已然不多”,但他始终强调,哲学家们没有立场地向微观逻辑献媚、武断地放弃“哲学的热望”是不明智的。哲学不是一种“废墟的写作”,今天的哲学并没有走向穷途末路。给哲学一个可以期待的未来,这就是巴迪欧的哲学抱负。在弥漫着“哲学已死”的衰朽气息的当代思想界,巴迪欧的哲学抱负显得特立独行。他始终坚信,哲学是可能的,亦是必然的。
巴迪欧认为,作为一种“逻辑的造反”,哲学的使命和追求在于探寻真理和普遍主义的可能性。在各种怀疑主义弥漫的今天,在一个信仰荒芜的迷惘时代,“世界实则比哲学所想象的更需要哲学”。在当今世界,我们依然奢望真理。“我的立场是,我们必须要重申某种东西。换言之,我们不能停留在各种批判和否定之上。我们需要重新学习如何确认。”在《主体理论》《存在与事件》《哲学宣言》《伦理学:关于恶的认识》等不同时期的理论著作中,巴迪欧承继古典哲学传统,将关注的目光投向“形而上学”“概念创造”等基础问题,持续地发布自己的“哲学宣言”,致力于终结“哲学的终结”,决心重新迎回哲学。
巴迪欧以一种类似于笛卡尔学派的哲学风格,将哲学定义为一种创造概念的艺术,力图“在哲学的原初意义上重新肯定哲学的可能性”。他将哲学的定义界定为:在真的实切性的前提下,一种非实切的真实性。在巴迪欧那里,哲学是一个将政治、数元、爱和诗这些真理程序凝聚一处的概念空间。哲学供给一个自洽且统一的概念范域,在这一范域中,生发对事件的命名,事件确保了哲学的复兴。哲学分定的职责就是抓住那些真理事件,捕获它们的变幻轨迹和创新之处。“当把哲学视为真理的情势而非一种对真理的操作时,典型的哲学的劫难就开始了。”在巴迪欧那里,哲学就是一条路径,一个始点,一个持续接近大写真理位置的入口。当哲学将自身想象为一种供给性的真理时,它就彻底失控了,哲学本身的批判性特质亦荡然无存。
具有异质性的真理存在于哲学之先,真理在“真”中忘我狂奔。“哲学唯一的问题事实上就是有关真理的问题。”在巴迪欧那里,哲学是一个思想的场所,在其中,哲学对诸真理进行理性化的程序操作。哲学是安顿思考的避难所,是对诸多真理的把握。“哲学并非真理的供给,而是一种从诸多真理而来的操作,这个操作精细地处理着‘存在真理’和诸多真理在时代中的共存可能性。”哲学的核心范域是“空”,它并不直接供给任何现成的“多”的真理,而是划定“类属”真理的流动范域,经由真理程序的运行去思考和把握时代。哲学是一种从显在中脱身的范畴操作,它并不直接拥抱“经验的洪流”。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巴迪欧强调,哲学在本质上是缩减性的,它必须尽快从感觉的迷雾中抽离出大写真理,将真理的定义从形色各异的解释理论中解放出来。“哲学是一种缩减,它在感觉上打了一个洞,迫使感觉的循环发生了中断。”哲学的旨趣就在于清晰地省思其作为“空”的核心范域。
“哲学作为一种话语,是艺术构想和知识构想的超级组合。在两种构想之间的缝隙和断裂所开启的空中,哲学把控了各种真理。这种把控就是哲学的行为。”巴迪欧主张,哲学应从尼采式的谱系学的魔咒中解脱出来,要足够勇敢地阐释自己的概念,不要将其带到历史时代的审判席。“我的立场是,暴力性地忘却哲学史,暴力性地忘却整个存在的遗忘的历史蒙太奇,即‘忘却对遗忘的遗忘’。”哲学应从内在的决定中召唤自身的历史,在思想上应保有更大的企图和雄心壮志。哲学应跳脱历史的羁绊,一开始就坚定地决定自身,从其自身之中决绝地放弃与历史主义的纠缠。哲学首先要积极地决定自身,去判定属于它自身的历史,而不是被动地让历史来判定。如果哲学过分痴迷于自己的过去和成长,它实际上就悬搁了空和永恒,选择了逃避。“可以说,新哲学的评价应当是直接反对历史主义,反对历史的权威。”哲学是对镜像(“语言的表面”)的打破,它必须从大写历史的判断中挣脱出来,致力于大写真理范畴的构建。当然,巴迪欧一再强调,遗忘的法则只是一种方法论,遗忘历史并非是要否定历史。“忘却历史意味着做出关于思想的决定,且不必返归到由这些决定所限定的历史语境之中。”哲学在其历史中担负着将大写真理去实体化的重任,这也是哲学防范自我枯竭、寻求自我解放的重要路径。
总之,巴迪欧认为,哲学的“诗人时代”早已终结,继续将哲学的位置让渡给诗是不合时宜的,新的哲学必须向真理性哲学传统复归,主动担负起捕获思想任务的重要职责。“我坚定地认为哲学在今天是完全可能的,而且这种可能性没有一个最终极端的形式。”巴迪欧以战斗者的姿态扛起“柏拉图主义”的大旗,宣告了他的以数学本体论为基础的“事件哲学”的诞生,兑现了他“承诺哲学一个未来”的哲学抱负。在学者欧阳谦看来,巴迪欧的“事件哲学”或“主体哲学”是对“哲学的终结”等颓丧论调的反驳,亦是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省思,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代哲学的一种建设性转向。
(作者单位:洛阳师范学院)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