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国梦关键一步
2021年06月07日 09:0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6月7日第2181期 作者:本报记者 查建国 夏立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的第一个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强调“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把“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作为2035年远景目标的重要内容。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党带领人民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继续奋勇前进。

  实现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了到20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陈光金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化战略聚焦于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本质上是一种新型现代化。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现代化模式,把以人民为中心、促进公平正义、实现共同富裕等作为价值原则和奋斗目标,真正体现了新发展阶段、新发展格局和新发展理念的要求。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许耀桐表示,在不同历史时期,我们党根据人民意愿和事业发展需要,提出了富有感召力的奋斗目标,团结带领人民共同奋斗。党的十二大正式提出到20世纪末要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党的十三大提出经济建设“三步走”战略。党的十五大把“三步走”战略进一步具体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这种以战略纲领确立社会发展目标的方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是中国人民的共同期盼。

  在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室主任郝永平提出,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意味着党领导人民在共同富裕道路上迈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大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价值追求是为了人民,力量源泉是依靠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果要由人民共享。

  不断拓展小康社会丰富内涵

  小康社会的内涵日益丰富,然而其中一以贯之的逻辑主线是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第一副院长李友梅表示,这一理念根源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性”的经典理论,赓续着中国优秀思想传统,深深植根于中国社会现实。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在实践中生动表现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从“温饱”“小康”“全面小康”到“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因时因势而变,持续回应满足人民群众诉求,这也成为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革命胜利、建设及发展成就的重要支撑。

  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既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初心和使命的传承发展,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凝聚共识的最大公约数。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士海认为,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存在,发展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旧严峻,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的差距较大,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任重而道远。因此,必须把共享发展理念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落实好、解决好、协调好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问题,不断满足人民福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前进。

  全面小康是城乡区域共同的小康。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院长文军认为,要坚持走“城乡融合发展”道路,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把“城乡融合发展”作为推进城乡均衡发展、建设城乡区域共同体的重要手段,以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路径。城市要进一步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通过增强乡村自我发展能力、构建城乡融合发展共同体,推动乡村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真正立足于乡村自身,努力打造具有农村特色的乡土风貌和文化。要始终坚持富民为本,切实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促进传统农民向现代职业农民或城市居民的转型发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南航基地主任王岩表示,要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在推进贫困治理走深、走实、走远上下功夫,做好贫困治理转型升级这篇大文章。要加强贫困治理常态化建设,着重完善收入分配调节机制、城乡融合发展机制和区域协调联动机制,从制度层面确保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更及时惠及全体人民。要加强贫困治理专业化建设,充分发挥专业扶贫队伍、专业扶贫组织作用,通过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大扶贫格局,不断提升扶贫政策和措施的针对性与灵活性。要加强贫困治理国际化建设,主动融入全球贫困治理格局,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减贫交流合作关系,在共同助力全球减贫事业的过程中增进各国人民福祉。

  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开辟人类社会走向现代化的崭新道路。上海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王公龙认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不断强化一系列战略支撑。其中,科技创新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动力源”。只有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才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不竭的动力支撑,才能根本性解决科技领域“卡脖子”的问题,化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中的战略风险。现代产业体系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主心骨”。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提高经济质量和核心竞争力,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稳固的实力保障。内需体系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稳定器”。要坚持将扩大内需作为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可靠的发展环境。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