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改革方式方法的思维底蕴
2024年07月17日 14:5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7月17日第2935期 作者:张美君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正确的改革方法。5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企业和专家座谈会时强调,“改革有破有立,得其法则事半功倍,不得法则事倍功半甚至产生负作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坚持守正创新”,“要更加注重系统集成”,“要重谋划,更要重落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式方法,创造性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彰显出新时代改革方法论的鲜明特征,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方法遵循和实践指引。

  树立战略思维

  全面深化改革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推进这一重大战略必须树立战略思维。战略思维,就是着眼长远、统揽全局,善于从宏观上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方法的全局性思维。树立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思维要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政治高度,充分认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总目标规定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方向。无论改什么,改到哪一步,坚持党的领导不能变,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不能变。改革是为了不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和活力,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树立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思维要观长远,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光明前景,要深刻理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逻辑。

  4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只能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树立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思维要胸怀大局,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主题,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总体设计。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坚决破除一切制约中国式现代化顺利推进的体制机制障碍,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深入转变发展方式,以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促进质量变革,加快形成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

  坚持辩证思维

  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坚持辩证思维,既要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观察和分析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又要用矛盾分析方法,抓住改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用发展的观点认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要求。事物不断发展变化,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既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续篇,也是新征程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的新期待,必须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

  用联系的观点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措施的系统集成。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各项改革措施之间关系紧密,要准确把握它们之间的联系,努力做到相互协同,形成合力。从时间维度看,改革措施出台要有合理节奏,不断总结前期改革措施效果,坚持破立结合,梯次接续,前后衔接,实现改革问题一个接一个跟进解决,改革方案一项接一项有序推出。从空间维度看,全面深化改革各领域改革措施都要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主题,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为奋斗目标,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

  用矛盾的观点抓住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做工作要坚持“重点论”和“两点论”相统一,抓住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带动全局工作,这是我们党一贯坚持和倡导的方法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继续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一矛盾的主要方面,重点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注重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就是超越陈规,因时制宜,在把握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勇于开拓创新的思维。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也是破旧立新的过程,破旧立新的关键在立新,只有新的思想观念、体制机制立起来,且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破除旧的才会减少阻力。破旧要与立新相衔接,如果只有破旧,没有立新,社会发展就会失序,破旧也不会真正成功。由此也可以说,全面深化改革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创新过程。

  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创新的重要性,“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明确提出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注重创新思维,这是由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特征决定的。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决定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解决的问题具有特殊性,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这种特殊性更加凸显,必须针对中国问题提出创新性解决办法。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注重创新思维,这是由我国在当今世界发展格局中的地位决定的。面对中国崛起,一些国家为维护其全球霸权地位不断使用各种手段打压我国经济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管控,威胁我国发展安全。为改变这一困境,我国必须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成创新型国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着力解决制约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卡点堵点,建立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型生产关系,创新思维必不能缺位。注重创新思维,首先要敢于创新,弘扬历史主动精神,勇担历史使命,树立敢为人先的理念,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敢于提出不同的意见和观点。其次是善于创新,鼓励基层创新,主动向人民群众学习,善于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发现新思路新举措。

  强调实践思维

  实践思维是指从面向现实生活、面向时代的社会实践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马克思强调实践的重要性,构建了以实践为基石的新世界观,实现了社会历史观和社会历史研究方法论的深刻变革。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运用实践思维,注重知行合一,强调理论的实践运用和对现实世界的改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在不断实践探索中推进”,“只能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反复过程,从实践中获得真知”。

  要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全过程中坚持实践思维。首先,要以问题为导向。改革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应紧盯制约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着力解决制约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卡点堵点、发展环境和民生领域的痛点难点、有悖社会公平正义的焦点热点。其次,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实践思维,要完善上下协同、条块结合、精准高效的改革落实机制,推动改革举措落地见效。坚持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引导责任主体精准把握制度导向和政策精神,对标落实政策要求,精准制定个性化解决方案,使改革更加精准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最后,改革进程中坚持实践思维,还要有钉钉子精神。看准了的改革措施,要坚定不移地执行下去,遇到阻碍不动摇,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把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向前推进。

  (作者系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社会科学院基地研究员)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