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学术界积极评价中美元首旧金山会晤
2023年12月07日 14:2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12月7日第2789期 作者:本报记者 任冠虹

  当地时间11月15日,习近平主席在美国旧金山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中美元首会晤。“这次旧金山会晤,中美应该有新的愿景,共同努力浇筑中美关系的五根支柱。”在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的中美元首会晤中,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同树立正确认知”“共同有效管控分歧”“共同推进互利合作”“共同承担大国责任”“共同促进人文交流”,这“五个共同”为中美关系这艘巨轮不偏航、不失速、不碰撞指明了方向,赢得国际社会和国际学术界的广泛认同和赞赏。多名外国专家和学者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美团结合作符合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对于稳定全球经济格局、减少地缘政治摩擦意义重大,中美两国应当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促进世界安全和繁荣。

  合作远胜于竞争

  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国际经济与亚洲研究学院荣誉教授马克林(Colin Patrick Mackerras):我认为中美元首会晤取得了超乎预期的成功。中美两国在友好的气氛中达成了多项重要成果,其中一项就是恢复两国国防部工作会晤,这将有助于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另外,双方宣布成立中美禁毒合作工作组,开展禁毒合作。氛围的缓和不仅有利于两国发展、对世界产生积极影响,澳大利亚与中国的关系也会因此得到改善。

  我一直坚信合作优于竞争。事实上,我注意到习近平主席在与拜登总统的会谈中,以及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的讲话中都格外强调“合作”二字。围绕“同心协力 共迎挑战 谱写亚太合作新篇章”这个主题,习近平主席表达了“深化区域经济合作和一体化,致力于共建一个活力、和谐、繁荣的亚太大家庭”的美好愿景。我认为,无论对于两国还是世界来说,合作都远胜于竞争。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气候变化、流行病、贫困等危机无处不在。比起美方,习近平主席显然更加重视合作,这从他的演讲中就能看出来。助人、合作、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人文情怀贯穿于习近平主席的演讲中。相较之下,美方的立场则更多地体现出霸权主义思维。

  中美元首会晤与APEC会议后,我对未来持更加乐观的态度。不过,鉴于美国精英阶层仍存在一定的反华情绪,我对美国依然心存疑虑。就世界总体走向而言,我认为势力均衡的大格局正在向有利于中国的方向转变。美国并未出局,但已在走下坡路。美国如今的主要目标是维持世界霸主的地位,这个追求既具有威胁性又富有竞争性。尽管如此,我们依然要保持乐观,当今世界的多极化趋势还会不断加强,这个大方向不会改变。

  引领创建中美关系“新学派”

  美中合作基金会执行主席约翰·米勒-怀特(John Milligan-Whyte):习近平主席和拜登总统都是经验丰富的国家领导人。尽管美国未来的决策稳定性面临着很大挑战,但对于中美决策者来说,“合则两利、斗则俱伤”是中美关系长期以来的真实叙事。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中美两国的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息息相关。探索这两个大国实现紧密合作、和平共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一直是美中合作基金会研究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的研究成果被有关专家称为中美关系研究领域的“新学派”。

  很多美国政策制定者和智库中的中美关系“旧学派”,依然抱持着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的想法,希望中国作出无条件让步,来满足美国的霸权主义需求。这种“旧学派”思维同时损害了中美双方的经济利益和国家安全。

  实际上,有些美国专家现在很担心中美关系“注定会变得更糟”。想要建立和平且经济上可靠的中美关系,就需要两国彻底摒弃当前的对抗状态,多着眼于务实层面。在思考与制定有关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政策时,中美决策者都需要切换成中美关系“新学派”的视角。

  共同繁荣还是相互毁灭,这是中美两国政策制定者面临的抉择。选择相互毁灭,就是企图依靠经济和军事力量来控制与威慑对方,不尊重对方的意见和需求。这样的政策制定者缺少远见,会将所有国家的经济利益和军事安全置于危险之中。目前,习近平主席的主张能够激励中美两国政策制定者、智库学者和学生投身于实现中美关系“新学派”的共同繁荣目标,探究中美两国为何以及如何在21世纪实现经济与国家安全层面的和平共处、相向而行。

  共同繁荣为众望所归

  瑞典“一带一路”研究所副所长侯赛因·阿斯卡里(Hussein Askary):中美两个世界大国领导人在友好开放的气氛中会晤,对缓解近期不断升级的紧张局势产生了积极效应。其中最有意义的成果不是取得了什么,而是避免了什么。此次会晤重申了一个中国政策,双方同意在平等和尊重基础上恢复两军高层沟通,这些重要共识和成果对于防止未来可能的冲突与摩擦意义非凡。

  此次会晤后,美国为遏制中国企业获得先进技术而采取的贸易战、制裁等做法可能会有所缓和,这对于促进双边以及全球贸易将产生积极的影响。这种缓和也会间接影响到欧盟与中国的经贸关系,因为欧盟在对华政策上越来越受制于美国。

  如果中美双方能够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达成共识,将有利于消弭或缓解当今世界正在发生的冲突和纷争,比如双方可以通力合作,推动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维护中东地区和平稳定。3月,沙特和伊朗这对中东地区的“宿敌”在中国的斡旋下握手言和,充分证明了中国是值得信赖的中间人。

  对于中美关系的未来走向,我希望以合作取代对抗,因为对抗只会加剧全球地缘政治危机,而合作却可以改善国际环境。如果美国和欧盟乐见“一带一路”倡议取得更丰硕的成果,包括意大利在内的很多国家都可以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中来,最终形成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局面。此外,中美之间贸易摩擦的缓和,也将对全球供应链产生积极影响。

  虽然中国对于改善中美关系、加强合作始终抱有积极态度,但可以预见的是,中美合作并不会一帆风顺,这是由美国内部政治因素造成的。特别是在2024年总统大选临近之际,拜登总统的竞争对手势必会利用中美关系来破坏竞选活动。加之近年来美国的政策严重缺乏一致性,我认为中美关系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和风险挑战。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