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辟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新境界
2023年12月07日 14:1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12月7日第2789期 作者:桑明旭

  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和发展唯物史观的过程中,对文化的历史本质、产生根源、社会功能、发展趋势等问题展开了详细论述,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该理论并非马克思恩格斯的主观构造,而是他们对社会历史实践深入研究和系统反思得出的客观结论。这一社会历史实践即人类社会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及其现代化道路的布展。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始终是与现代化相关联的。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类现代化的重大创新,既开辟了人类实现现代化的新道路,也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新境界,其标志性成果就是习近平文化思想。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习近平文化思想发挥着巨大引领作用。

  马克思恩格斯文化叙事的现代化基础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虽然没有明确使用过“现代化”概念,但是在其思想发展进程中,从“以英法现代化批判德国现代化—总体反思英法现代化—探索东方社会新现代化道路”,却是一条清晰的主线。现代化是马克思恩格斯唯物史观叙事的现实基础,也是他们文化叙事的现实基础。基于对现代化的剖析,马克思恩格斯对“文化”展开了深入探讨。

  其一,“现代化”是一个整体性概念,内在地包含着文化的现代化。人类社会是一个“一切关系在其中同时存在而又相互依存的社会机体”,这中间,“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现代化是人类社会从传统到现代的历史性转变,它不仅包含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转变,也包含思想文化观念的转变,“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

  其二,现代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文化的现代转型具有历史必然性。从传统走向现代,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这意味着文化的演进方向必然是面向现代化的,而传统文化中那些“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

  其三,现代化的根本动力是生产方式变革,生产方式现代化是文化现代化的基础。生产方式变革是社会发展和历史变迁的根本动力,“现代资产阶级本身是一个长期发展过程的产物,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一系列变革的产物”。

  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年代,是强调观念变革之于社会发展具有决定作用的“文化史”盛行的年代,在“文化史”倡导者看来,现代社会是由文化批判尤其是宗教批判和哲学批判开辟出来的。对此,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所谓的文化史全部是宗教史和政治史”,其根本缺点在于颠倒了“观念的历史叙述同现实的历史叙述的关系”,没有看到文化发展的基础是生产方式的变革。

  其四,在现代化进程中,文化发展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可以发挥能动的引领性作用。恩格斯说:“政治、法、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相互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推动文化现代化,不能被动地等待经济基础的自发作用,而要充分发挥文化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以哲学为例,由于“每一个时代的哲学作为分工的一个特定的领域,都具有由它的先驱传给它而它便由此出发的特定的思想材料作为前提。……因此,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小提琴”。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文化的相关论述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源头活水,为我们的理论和实践工作奠定了方法论基础。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囿于时代原因,他们的部分理论探索还没能完成。马克思晚年思考和追问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东方社会的现代转型之路是否必须以西欧为蓝本的问题,这一“马克思之问”又展开为现代社会的文化形态是否具有多元性的问题。对于该问题,尽管我们可以从马克思反对人们将《资本论》中有关西欧资本主义生产起源的研究结论视作“一般历史哲学”的态度上把握其大致看法,但是客观地说,由于一种新的现代化道路在那个时代尚未出场,马克思并没有在现代文化形态的多元性问题上作出直接判断和全面阐述。这也表明,对包括上述问题在内的相关问题的回答,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的重要方向。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新发展

  沿着马克思恩格斯开辟的道路,列宁通过批判第二国际思想家的“经济决定论”并领导俄国革命和现代化实践,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什么样的文化、如何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等方面展开了有益探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遗憾的是,在列宁之后,苏联现代化建设在取得突出成绩的同时逐渐陷入僵化,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发展也陷入停滞。基于对苏联文化发展道路的反思,不论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还是东欧马克思主义,抑或所谓的文化马克思主义,都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进行了重新阐释,但是由于缺少现代化基础,这些阐释都相继陷入了困境。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真正以崭新的现代化实践推动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实现新的重大跃迁的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经过百年奋斗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新境界。具体而言,这种“新境界”表现在如下方面。

  其一,深刻回答了“马克思之问”,科学阐明现代化道路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现代社会的文化样态也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中国式现代化充分证明,“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既要遵循现代化一般规律,更要符合本国实际,具有本国特色”。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和“本国特色”,决定着现代社会的文化发展既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也要面向自己的国家、民族、历史。这表明,奠基在西方现代化道路之上的西方文化并不具有天然的优越性和对外强制输出的合法性,“不同国家、民族的思想文化各有千秋,只有姹紫嫣红之别,而无高低优劣之分”。

  其二,深刻回答了“列宁之问”,科学阐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立场、观点、方法。什么是社会主义文化、如何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是列宁长期思考的重大问题。立足中国式现代化,习近平文化思想以“两个结合”“三个事关”“七个着力”“九个坚持”“十四个强调”等一系列重要论述,全面系统地回答了这一问题,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的中国化时代化。

  其三,深刻回答了“中国之问”,科学阐明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以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立场原则。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如何理解人类文明新形态与中华文明尤其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关系,是贯穿百年党史的核心问题。习近平文化思想以“第二个结合”的重大论断指明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本质关联,以“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准确概括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为新时代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

  其四,深刻回答了“时代之问”,为全球文化协同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世界向何处去?和平还是战争?发展还是衰退?开放还是封闭?合作还是对抗?是摆在全人类面前的时代之问”。不同的文化立场,决定着对“时代之问”的不同回答。中国式现代化充分证明,“零和博弈”“国强必霸”不是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人类完全可以在包容互鉴、和平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现代化。基于此,习近平文化思想以“全人类共同价值”“全球文明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重大创新理念,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代全球文化发展提供了可行方案,有力拓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国际视野。

  以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

  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习近平文化思想构成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尤其是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强大精神指引。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和以人民为中心相统一。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在本质上不同于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必须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人民至上。在文艺作品创作上,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上,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中,要“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

  二是坚持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相统一。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这决定着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必须以经济发展、人民富足为基础。“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因此,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文化自信自强助推经济发展、人民富足、精神富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两个结合”相统一。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是推进“两个结合”的应有之义和必然结果。一方面,理论来源于实践,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首先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文化表达,因而必须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开拓中国式现代化新实践。另一方面,文化具有传承性、融合性和创新性,正是“‘第二个结合’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因而必须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

  四是坚持价值观培育和理论体系建构相统一。任何文化都是“观”和“体系”的统一。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承担着为中国式现代化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重大任务。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始终,在新时代肩负起以德树人、以文化人的历史使命。在现代社会,文化是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有机结合,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是打造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基本路径。在此过程中,一要体现继承性、民族性,二要体现原创性、时代性,三要体现系统性、专业性,以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全面系统准确地呈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

  五是坚持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文化的主体性与文化的公共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交织叠加、相互激荡的时代背景下,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一方面要立足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立场,“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在充分借鉴人类文化发展积极成果的基础上,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另一方面要立足世界文化发展的公共性立场,倡导尊重全球文化和文明的多样性,推动国际人文交流合作,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以文化交流、文明互鉴为全球和平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注入强大动力。

  (作者系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