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内在逻辑
2023年11月21日 10:1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11月21日第2777期 作者:周巍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我国文化建设的重大理论创新。从系统科学的角度看,这一思想论述了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责任使命、功能价值等重要内容,揭示了文化建设的使命、目标、路径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相关性和整体性,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真理光芒。准确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蕴含的理论精髓和实践要义需要从系统科学角度深入了解其要素、结构层次和特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开辟新时代文化理论创新的新境界。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习近平文化思想由党的文化领导权、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责任使命、文化工作的首要政治任务、文化建设的方法路径这四大理论要素构成,明确回答了新时代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如何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怎样建设好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这三个根本问题。这些构成要素相互作用、融会贯通,构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完整体系。

  党的文化领导权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灵魂核心。习近平文化思想强调“着力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在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上坚定立场,贯穿于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全部理论体系,是做好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题中之义和必然要求。

  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责任使命明确规定了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使命是“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理论要素从性质宗旨层面明确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新时代所承担的文化使命、肩负的职能责任、应发挥的重要作用等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问题,成为我国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既为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又为文化建设路径提供了根本遵循。

  习近平文化思想将“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作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首要政治任务,并据此提出了“七个着力”重要要求。文化工作的首要政治任务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起支撑性作用,文化建设的政治任务是在各个层面对文化建设使命的具体化、明确化,是文化建设使命任务在文化建设目标层面的投影,为进一步细化文化建设具体路径提供了行动指南。文化建设的方法路径立足历史与现实,统筹考虑国际和国内两个大局,提出了“两个结合”方法论,并在“五个方面”对文化建设作了重点部署,涵盖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各个方面,构建了建设、管理、传播、监督的闭环链路,是文化建设使命任务在文化实践各个领域的细化落实,也是在各个领域实现文化建设目标的可行路线方案。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以上构成要素,既有各自独立的功能,又构成整体功效,使得这一理论体系能够明确标识出鲜明特征,又十分清晰地显现出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凸显了这一理论体系的重大原创性贡献。

  习近平文化思想构成要素的结构层次 

  系统观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组成部分天然蕴含了系统思维,作为科学的思想体系,它包含三个不同层面的内容。

  第一,哲学基础层面,从生成逻辑和主要内容看,习近平文化思想展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娴熟运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继承。在历史观领域,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明确指出“发展文化事业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基本途径”,文化建设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根本。一方面,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文化发展方向。另一方面,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鼓励人民参与文化创新创造、参与国家文化治理,使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在认识论层面,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坚持从本国客观实际出发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强调“坚定文化自信的首要任务,就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既不盲从各种教条,也不照搬外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在方法论视域,习近平文化思想注重吸收中国古代的哲学智慧,继承和发扬了马克思主义矛盾分析方法、阶级分析方法,在科学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实行“古为今用”;在理性对待外来文化方面,坚持“洋为中用”;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提倡“和而不同”,以“交流互动”代替“孤立发展”,以“和合共生”代替“冲突对抗”,体现了深邃的辩证思维方法。

  第二,主题主线层面,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鲜明主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坚定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等一系列战略设计。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将建设“文化强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的战略目标纳入“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中。“文化强国”作为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责任使命成为我国文化战略的集中表达,形成了对以往文化改革发展经验和未来发展目标的集成性概括,这一理念是当代中国文化发展中极其重要的、具有普遍性、引领性的标识性概念,习近平文化思想具体理论都紧紧围绕文化强国目标展开,呈现出层层递进、缜密严谨的鲜明特征,也必将随着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践的推进不断丰富发展。

  第三,核心内容层面,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核心要求是“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走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强国之路。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具体体现在,关于宣传思想工作“九个坚持”的规律性认识、“两个结合”的重大论断、对文化建设工作“五个方面”重点部署、对文化建设方面“十四个强调”、对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七个着力”的重要要求等方面。以上要素紧扣文化强国主题依次展开,构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内容。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三大层次有序叠加、层层递进,第一层次理论稳定性最强,不易变化,第二层次也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在短时间内不会发生重大变化,第三层次内容具有一定程度的灵活性,会根据历史发展更进调整。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鲜明特征 

  “体”与“用”是中国哲学特有的哲学范畴,“体用论”对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是最能体现中华民族思想智慧的范畴之一。“体”一般指实体、本体、根本规律,“用”则指向作用、表象、具体方法,“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最早用于概括北宋思想家胡瑗的教育思想,即以圣贤之道教书育人,用于治国安邦之实践。随着历史的发展,体用论的内涵不断延伸、拓展,在新时代的语境中,“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是对习近平文化思想鲜明特点的概括。

  第一,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特点。习近平文化思想之“体”就是对文化建设、文化、文明的本质概括、本真认识,这一思想深化了“对文化建设规律性认识”,即为“明体”。习近平文化思想之“用”,是新时代文化建设、文化工作的实践路径、方式方法等,习近平文化思想规定了“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这便是“达用”。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论方面的创新,又有文化实践上的突破,实现了体与用、理论与实践、认识论与方法论的辩证统一、融会贯通,凸显了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特点。

  第二,与时俱进、开放包容的品质。作为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文化思想不是教义,而是指导实践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既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党的文化建设思想的辩证吸收,又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更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理论创新、开放发展的光辉典范。此外,习近平文化思想继承中华文明的包容性特征,强调“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倡导世界各国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为筑牢人类文明新形态奠定了文化根基,显示了与时俱进、开放包容的鲜明品质。

  第三,稳定协调、逻辑严密的特质。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稳定协调、逻辑严密的特质,其稳定协调性主要体现为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不动摇,坚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辩证吸收不动摇,能够实现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始终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相互支撑,又各有侧重、逻辑严密、自成体系,随着实践发展不断拓展;习近平文化思想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践,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时代化不会改变,坚持回应和系统解答新时代文化建设、文化强国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不会改变。作为新时代我国文化领域的重要理论创新,习近平文化思想紧密结合中国实际,具有鲜明的整体性、开放性和稳定性特征,在新时代担负新的文化使命的新征程上,将不断彰显其真理魅力。

  (作者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责任编辑:崔博涵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